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林水福/行乞的俳句詩人 - 種田山頭火 2之1

2022/04/11 05:30

圖◎王孟婷

◎林水福 圖◎王孟婷

聞名日本的山頭火火鍋,台灣也有。

山頭火,這名稱從何而來?

其實,是從俳句詩人種田山頭火來的。

談到俳句,喜歡俳句的讀者,心中首先浮現的可能是松尾芭蕉、或者小林一茶、与謝蕪村,如果對日本俳句歷史有興趣的朋友,或許還會想到松永貞德、西山宗因等俳句的開創者,至於山頭火,知道的或想到的或許不多。

山頭火的俳句,屬於自由律派,字數非定型的十七音,也沒有季語。有一段相當時期,山頭火的俳句不被承認。

後來丸谷才一的小說《橫時雨》(1975)、宮本研的戲曲《孑然背影,初冬暮雨緩步行》、早坂曉的電視劇《為何這麼寂寞的風吹拂》皆以山頭火為素材,山頭火的俳句逐漸廣為熟知。

山頭火認為,「傑出的俳句――雖然只看其中的少數――不知道作者的境遇,就無法充分體悟,可以說沒有『前言』的俳句是不存在的,所謂『前言』指的是作者的生活,無生活前言的俳句是不可能的。」

山頭火的俳句觀或許無法「以偏概全」,因為有些俳句優游於自然,與作者的生活背景無關。不過,純粹就山頭火的俳句而言,不知道他的生活背景,無法深入了解俳句的醍醐味,是可以成立的。

由盛轉衰、一門之不幸

山頭火,本名正一,1882年12月3日生於山口縣佐波郡西佐波令村第一百三十六號,父種田竹治郎,母房(ふさ)。

父親竹治郎繼承防府家產,住家八百餘坪,是地方屈指可數的大地主,也是地方有力人士,又當村公所祕書,熱衷政治活動。

種田家距離防府天滿宮(日本祭祀菅原道真最古老之處)徒步約十分鐘。距離天滿宮前的繁華街道僅幾分鐘,煙花柳巷的嬌聲與三味線聲音不絕於耳。

竹治郎最常去的社交場所是五雲閣,沉迷女色不能自拔。

母親房,於明治25年3月6日投自家深井而死。那時正一九歲,對當時情景當然不是很清楚,不過後來他回憶道:「啊,亡母的追懷!如果我寫自傳,開頭的第一句必寫――我一家的不幸是從母親自殺開始的。」

母親投身的古井,葬禮之後填埋了,旁邊種著的黑松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兀自投影在井的附近。正一坐在母屋的屋緣雙眼無神望向黑松樹頂追憶母親。正一的孤獨無止境,然而,無論如何母親都不會回來了。母親不在,自己就是母親的分身,自己身上流著母親的血液。正一幼小的心靈忍受著跟母親死別的悲傷。

山頭火佐波村立松崎尋常高等小學畢業時,成績是全班六十人中的前十五至二十名。中學念的是私立周陽學舍,以第一名畢業。接著讀山口尋常中學四年級,畢業時一百五十一人中,排二十二名。

明治35年(1902)山頭火考進早稻田文學科,是第一屆學生。八十五名同學中有小川未明、吉江喬松、村岡典嗣等。傳聞山頭火曾與早稻田創立者大隈重信合照過。山頭火從坪內逍遙學英語及文學。

山頭火在學校宿舍接到父親寄來的信,說出嫁的姊姊猝死!為了排遣哀傷,山頭火借助酒精的力量,然而,借酒澆愁愁更愁,最後養成一個人整晚喝酒的習慣。

明治37年(1904)2月,山頭火向早稻田提出退學申請,理由是:生病。似乎陷入高度的神經衰弱。7月,回到防府老家。等待山頭火的是陌生村民冷冷的眼光。因為山頭火在東京神經衰弱,酒精中毒的傳言早已傳遍全村。

父親竹次郎依然沉迷於政治和女色,賣掉田產,已接近無業遊民狀態。或許因為長男回來,企圖重振家業吧!

明治39年(1906)12月買下吉敷郡大道村(今防府市台道)的造酒場,翌年以種田酒造場名稱開業。明治41年,竹次郎賣掉住宅地,舉家遷到大道村。

竹次郎入不敷出,向親戚舉債過日。

婚姻與新婚生活

竹次郎賣掉房產與地產,買下酒造場,企圖東山再起;然而,經濟破口太大,雖挖東牆補西牆,四處舉債,種田酒造場仍瀕臨破產邊緣。竹次郎眼看正一怠惰,不思進取,心想如果娶妻或許會有所改變。

明治42年8月20日山頭火和佐藤咲野結婚。山頭火二十七歲,咲野二十歲。

父親雖說要把酒場交給他經營,終究是外行人,其辛苦可想而知。再者,每天不得不與不願相見的父親碰面,其憂鬱自不待言。因此,夜深人靜後獨自到廚房飲酒,以求精神的舒緩。不久,妻子咲野也察覺到山頭火的這項習慣,但亦無能為力。有時還得為他清理酒醉吐出的穢物。

山頭火結婚一年後,明治43年(1910)8月3日長男健出生。山頭火成了名符其實的一家之主,或許因此形成重大壓力,感到受到束縛。山頭火在雜誌《炉開》的隨筆:「我有不治的宿疴,煙霞癖也。如人常感冒,我常想到處跑,我有一個大野心,我想在世界――至少在日本到處跑,如風吹,如水流,如雲飛逝到處跑。而且,觀賞各種情境,見各色各樣的人,喝各種酒,不幸的是我的境遇,不允許我到處跑。」

這則隨筆跟山頭火後來的流浪聯想,頗有意思。身為酒場的負責人當然不能隨意拋拋走,養成酗酒習慣。後來的隨筆寫道:「我不認為家是監獄,然而,無法不覺得家是沙漠。」

在這種情況下,山頭火唯一熱心的是文藝。

俳句雜誌《層雲》,是明治44年(1911)4月於東京創刊,大正2年(1913)3月山頭火以田螺公的筆名發表一首俳句。

大正5年(1916)3月《層雲》的負責人荻原井泉水囑咐山頭火為選者之一,這意味著山頭火的自由律俳句受到肯定,已經在日本全國嶄露頭角。

破產後逃往熊本,離婚了

靠舉債、挖東牆補西牆的種田酒造場,於大正5年(1916)宣告破產,父親拋棄家人不知逃往何處。山頭火無所措,也只能仿效父親逃走。最後逃到熊本!

那裡有同鄉兼崎地橙孫,是碧梧桐門下名列前茅的優秀俳人,負責文藝雜誌《白川及新市街》。山頭火曾投稿該雜誌,且發表於《層雲》的俳句也受到兼崎地的賞識。由於這份情緣,山頭火選擇投靠他。不得已將祖母鶴委託佐波郡華城村的遠親照顧。

山頭火在熊本市下通町以僅少的錢開設舊書店,取名「雅樂多」。三坪大小的舊書店,賣的是朋友贈送的雜誌、書籍,和自己收藏的自然主義相關書籍;銷售情形不如預期,妻咲野兼賣偉人肖像畫,還到各學校兜售,始能勉強餬口。

弟弟二郎自幼過繼給佐波郡華城村的有富九郎治當養子,由於生父竹次郎向養父借債過多,遷怒於二郎,遂斷絕養父子關係。二郎無一技之長,有時到哥哥家住宿二、三晚,便轉向他處。二郎深知哥哥生活困難,不敢長期打擾。

大正7年(1918)7月15日,二郎於岩國的愛宕山中上吊死亡的屍體被發現。

大正8年(1919)10月,山頭火三十七歲,著魔似地也沒告知妻子就離家出走到東京投靠熊本時代的二位俳句朋友,從第五高中職員轉到文部省的茂森唯士、與念早稻田大學的工藤好美。工藤幫他找到水泥試驗場日薪的工作。

山頭火於大正9年11月11日和妻子咲野離婚。

山頭火由於工作勤奮,升為東京市公所臨時職員,後來轉為東京市一橋圖書館事務員,免除肉體的重勞動。然而,因神經衰弱於大正11年辭職。辭職後,在東京當賣肖像畫的小販。

大正12年(1923)9月1日發生關東大地震,避難中被誤以為是社會主義者,被關進巢鴨監獄。山頭火事後回想,深感諸行無常,精神上無法恢復,不得已回到已離婚的前妻咲野身邊。

酒醉攬電車、剃度出家當和尚

山頭火酒醉攬電車乙事,撰寫山頭火生平者,幾乎都不會漏掉。是否因此導致山頭火出家,不得而知。大正13年(1924)12月,木庭德治(《層雲》選者之一)帶著如同行屍走肉的山頭火到坪井町、曹洞宗的報恩寺託住持望月義庵代為照顧。

大正14年2月山頭火於報恩寺由望月義德剃度出家,法名耕畝。3月5日,望月派他到熊本縣鹿本郡植木町瑞泉寺(報恩寺的分寺院、小寺,通稱味取的觀音堂)當堂守,於附近托缽為生。

山頭火在觀音堂每天的日課只有晨夕的撞鐘,此外別無他事。雖然也有身穿法衣,頭戴網代笠於植木町托缽的時候,不過,村人送的日常用品大致上已夠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聊天的對象,被暗黑的森林包圍的山頭火是孤獨的。

捨棄觀音堂,開啟雲遊行乞之旅

山頭火被井泉水的自由律俳句深深吸引,大正2年(1913)加入《層雲》同仁,大正5年三十四歲時,獲提拔為《層雲》誌選者之一。「山頭火」,這個俳號是這時開始使用的。

山頭火自選的一代俳句集《草木塔》開頭的俳句,「前言」寫道:「大正14年2月,終於出家得度,擔任肥後鄉下味取觀音堂住持;的確是山林獨住,說安靜也安靜,覺得寂寞,真是過著寂寞的生活。」

「松樹盡垂枝合掌 南無觀世音」

山頭火在觀音堂住了約一年半,於大正15年4月10日捨棄觀音堂開啟行乞之旅。主要原因是什麼?村上護說是因為女性問題;而渡邊利夫說是受到同為《層雲》俳友尾崎放哉之死的刺激。哪種說法較接近事實?或者二者皆是,不得而知。

山頭火往九州、山陰、山陽、四國行乞之旅。這之間完成四國八十八處所的札所參拜,然後到小豆島祭掃尾崎放哉的墳墓。

昭和4年回到熊本的離婚妻的「雅樂多」,待到9月,才又出發一缽一笠的行乞之旅。

山頭火昭和3年10月寫信給他的老師井泉水:「即使被說是邪道,或是孤獨寂寞之人,無論被怎麼說也是沒辦法的。我只有一個人繼續蹣跚走我一個人的道路。」昭和6年3月給俳友河本綠石的信:「我前幾年到您的地方行乞。那時候的心情是想離開一切有緣、無緣,所以誰也沒見。」可見是一心一意想求道的行乞之旅。(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