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美術人物】破水墨出油畫 靜染與潑彩的快意揮灑─張韻明畫展 「守墨追元」

2023/02/11 05:30

〈潮聲〉233×91cm 複合媒材 2012

文/魯雅 照片提供/張韻明

張韻明的繪畫歷程堪稱在追求變化中,不斷自我歷練,不惜打掉既有成就,重新練就新武藝。

如果我們翻閱台灣田園水墨作品,極易看到能夠透過水墨的暈染,將台灣田園的氛圍表達出韻味來的,非張韻明的畫作不可。田中的房舍、田隴間的樹影、牛隻,南部莊稼村莊的景象鮮活有味;至於人物描繪,巿井小民,紅樓仕女,充滿與生活感相近的韻緻。畫作大受歡迎,然而張韻明並不自滿於此。

〈原野春色〉水墨 1994

1999年,他負笈美國轉攻油畫,師生看到他的畫作,驚嘆他怎麼來當學生,根本可以教畫,他仍按規矩,花費該有的時數磨練油畫技藝。這段歷程對他有什麼影響呢?

媒材的改變,帶來內容的思考,他2000年後的畫風,由水墨的田園風土漸轉為抽象的油彩圖騰和符號,由寫實走向象徵的意涵。

〈花間〉100F 2008

張韻明遊歷歐亞各國,看盡博物館藏品,他說,有一年,他突然感到疲乏,對所看的作品,感到不再感動,這似乎也意味著他極欲突破已有視界,找到一個可以與眾不同的表達方式。而後,張韻明彷如再生,打破具象,以符號和色塊代替語言,延伸想像。

他的油彩畫作多平面,色彩講究明度變化,這應是沿自水墨的概念,將水墨的平面表現和單純的色彩運用在油畫中,不講究傳統油畫的油彩層次堆疊及空間感,而此一融合水墨的技法,也發展出他獨特的以符號帶動想像意念的象徵性表現。

〈陽春白雪〉30F 2008

從人的意象到金色圓形符碼

他的油畫可以分為幾個系列:「人的意象」,仕女的姿態和強烈的衣著顏色,帶著時尚不馴的現代感,而彷彿原住民的人物又圖騰般的象徵著什麼,有神祕的意境;「花鳥」系列含蘊自然的欣喜,用色濃烈強化存在感,擴大花鳥意象;「漁鄉」系列,以魚為意象,具象、半具象及抽象兼融,這是他沿自漁村情感,自然入手的題材,隱隱有對農漁環境與生態的關切意涵;「符號」系列,這個系列很特殊的發展為象徵性強烈的內容,比如畫於2009年的〈自在〉,米黃的底色舖排了各種不規則的線條和三角形、圓形符號,符號組合出彷如乳房、鳥、精子、生殖器、燈、桌子椅子等等各憑想像的形體,頗有米羅之風,既有童趣又凝鍊物象組合的意義。

〈自在〉30F 2009

在「符號」系列裡,延伸出多種表現,比如以瀝青作畫的大畫幅尺寸,以黑色線條和塊狀組合出視覺焦點,像字不是字,像林不是林,是繪者內在的熱情透過濃黑吐出塊壘。這彷彿回到墨之原點,以墨黑點燃畫布所可承載的感情,只是歷程的轉換,已非具實的田園風土、漁鄉水色,而是彷如禪境,以色塊、線條、符碼來任憑想像。其中大幅畫作經營出的氣勢,有相當的自信和任性,這是藝術家找到的一條通向理想精神境界的途徑。

而可與這系列同等並看的「金色圓形符碼」,像〈生命之鑰〉這幅黑中填入的圓,以金色環繞,一切生命始於圓,張韻明以金色加強意象,畫面乾淨,有東方禪境。以及近年,水墨作品再現,卻是一種禪境風,從早期的田園一路走來,彷彿看到時間歷練出來的人生境界。

〈生命之鑰〉複合媒材 30F 2015

「守墨追元」個展 細賞各系列作品

2月於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展出的「守墨追元」個展(展期為2月15~28日),可看到張韻明的各系列作品,展前他也接受提問,親自回覆提問:

問:為何水墨已畫到一個熟練境界了,轉而到美國學習油畫?

答:可以說我的藝術生涯,不管是台灣或美國的學校裡完全學不到東西!在失望中我自己尋找學習的窗口──寫生。因此早期台灣水墨畫壇幾乎都沉醉在師承的傳統風氣及揣摩比賽的氛圍中。我自己卻走向田野,以大地為師,特別是台灣鄉下的農村給我很大啟發。也畫了大量的水田農舍作品。

也因為創作源於寫生,大自然的色彩不能視而不見,就像莫內一樣不能假裝看不到太陽光。因此我的顏色愈畫愈重。於是就有想要改變材料的念頭。剛好1998年我被台中國美館推派到美國展出。當地華僑鼓勵我到美國讀書,而我也很想了解西方的美術環境,畢竟油畫是來自西方世界。

〈游〉50F 2008

問:以瀝青作畫的概念如何產生?

答:以往作畫無論宣紙或畫布都流於單薄,我追求厚重的質感。我住頂樓,屋頂常常漏水,於是請工人來做防水工程。我看他們施工的過程中,先鋪上一層不織布再淋上加熱的瀝青。那種熱呼呼流動的液體,又黑又亮又立體,給了我莫大的靈感。於是我就畫了一系列瀝青作品。也受到大家的肯定。但是瀝青的氣味實在對我的身體太傷,後來也就少畫了。

問:形體與色塊對你來說,從繪畫開始至今,產生了什麼樣的概念思維轉變?

答:我的創作想法是把主題概念化,精簡化,最後變成符號化。也就是把自我的主觀加在物象之上,重新塑造屬於我的直觀感受。

〈無聲〉15F 2008

問:雖然大約2000年後,幾乎以油畫為主,後來也運用了複合媒材,可是近年又有水墨作品,和之前的田園水墨不同調,轉變的原因?

答:創作是藝術家延續生命的動力。我不喜歡滿足於當下。重覆就宣告創作已經沒有意義了!我反覆地反省前面的路是什麼?也許是年紀的關係,不再重視表象,反而更在意內在文化省思。譬如東方文化獨有的禪、神話、詩詞歌賦、生活百態……等等。田園風光是可見的浪漫美。而哲思是潛在抽象美。也許是我的創作由純感性轉化成理性的方式表達吧!

〈湖光山色〉68×136cm 水墨 2019

問:作品的色塊與符號,以及有形又不拘於形的呈現,有時帶來神祕感與童趣,如何看待自己的這兩種作品特質?

答:年紀吧!返璞歸真,不能浮華了。所謂返老還童。俏皮得喜歡畫一些似是而非的造型來作弄觀者。我覺得很有趣。藝術不一定是美美的。有趣比較容易使人開心,心領神會的相互交流、舒暢比較有意義!

問:對近年作品,在繪畫概念或繪畫心情如何?

答:本來今年要開回顧展,想想還可畫幾年就作罷了。於是就展示這次主題「守墨追元」,以黑色為主調,以反傳統的象徵概念,詮釋一些關於疫情下的心情和對於時局的態度。因為黑色不管是水墨或其他材料,它厚重、單純,最能直接表現我的強烈情緒。

張韻明從水墨開始,不受限於墨,濃彩使他趨向油畫及多媒材運用,甚至瀝青作畫,這其中有一個黑色的元素,如影隨形到他晚近作品,既是以黑色表達強烈情緒,似乎有了解答,為何創作初始,以水墨為介。然而他畢竟思想開闊,以黑為衷,卻也斑斕不拘,濃綠豔紅鮮綠純白,信手揮灑,傳遞俗世人生的色彩。

畫室中的張韻明。

張韻明小檔案

.1949出生於當時的高雄縣彌陀鄉。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畢業。

.美國Lindenwood大學藝術碩士。

.二度被選為《讀者文摘》封面作家。

.數十次國內外個展與聯展。

.畫作登上香港佳士得拍賣會。

.國內外10幾個重要美術館蒐藏其畫作。

.近期個展為2月於國父紀念館舉行的「守墨追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