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教養 要不斷解謎

2023/02/17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黃百善

有人認為身為父母「要努力把孩子拉拔長大」、「要幫孩子鋪好路」,但另一派人又說「讓他們自由成長」、「讓他們自己面對困難」。教養專家的意見很多元,每個人說得好像都對,但是好像又都不對。是應該給予協助?還是該讓孩子自己面對挑戰?一切似乎矛盾又沒有定論。

不管哪一種說法其實都沒錯,但是不考慮脈絡跟狀況的話就都不對。像是有人說拉拔孩子,結果孩子凡事都等著父母提供,宛如飼料雞;幫孩子排除各種障礙,結果卻成了大家眼中的「直昇機父母」。反過來,當給予孩子自由,卻換來沒有規矩;嚴格管理,又被說揠苗助長,小孩將來會叛逆。似乎怎麼做都不對,因為前一秒對的東西,下一秒可能就變成錯的。因為只有不斷依情境修正才是正確答案。

雖然沒有什麼通用公式,但基本上,我們要走在孩子前面,然後回頭看孩子的狀況,並且適時給予協助。但是要幫多少?距離多遠?給怎樣的幫助?什麼叫適時?這一切都是更大的問號,我們只能不斷調整協助的程度。然後在孩子培養出基本的判斷力之後,要退到幕後,讓孩子自己看清前面的方向,整個協助的動作才算結束。而什麼樣才是有判斷力?什麼時候?怎樣退開?孩子有沒有能力看清?又是另一個大問號。

要如何回答這些疑問?若要一言以蔽之,只有「溝通」兩字。心中的問號只會愈來愈多,不會愈來愈少,但是因為存疑,所以才產生溝通的動機。我們抱著謙卑與好奇,才能離答案更近。當你感到迷惘的時候,要做的是慢下步伐,重新評估跟確認一次孩子的能力與想法。當孩子說要自己做,那我們要思考「他能力夠了嗎?還缺什麼?」然後詢問、測試。當孩子擺爛,那我們思考「他為什麼這麼說?」、「難度對他來說有多高?」然後思考、驗證。

因為答案不在你身上,在孩子身上。要承認,孩子在你沒有看到的時候,有了不一樣的經驗跟成長,產生出不同的想法。你不再像小時候一樣知道他的每個舉動跟記憶,而產生了更多的未知。養育孩子,是一場漫長的解謎遊戲,當你以為自己對於各種規則瞭然於胸,孩子永遠會給你更多的新謎題。不斷調整你協助的程度,不斷地溝通,這就是身為父母的角色。(作者臨床心理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