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啟蒙詩】 孫維民/《狄瑾蓀詩選》

2023/03/14 05:30

◎孫維民

文.照片◎孫維民

高中時,我已讀過狄瑾蓀的譯詩,當時並沒有太大感覺。狄瑾蓀擅長鍛鍊字句、以少總多,詩行卻多採用傳統音步、押韻,音樂性極強。這類型的詩不適合翻譯。若只讀譯詩,肯定會錯失她的魅力。

北上念書後,我才清楚這個道理。在台北,我蒐集了一些原文詩集,其中一本即是《Emily Dickinson》,雖是薄薄一冊,對我卻啟發頗多。

狄瑾蓀的語言飽滿自足,具有魔力;她對人生的體悟表達,也是深刻敏銳。例如她有一首〈A bird came down the walk〉,全詩二十行,描述一隻小鳥降落地面,覓食、喝水等。這是極其日常的景象,在狄瑾蓀筆下,卻生動鮮活,如同透過孩童的眼所見。不只靜觀自得而已,詩快結束時,突現轉折:「我提供他一塊麵包屑/而他伸展翅膀/划向他的家,比槳/劃破海洋還輕柔……」敘述者「我」想給小鳥食物,可是小鳥飛走了。此時,再回看先前關於小鳥的描寫:生吞一條蚯蚓,讓一隻甲蟲通行,眼目似「受驚的念珠」,小心翼翼,「彷彿身處險境」……那隻鳥顯然知道且踐履著自然界的某些殘酷真相。至此,詩人又不全然是天真的了。

文學影響頗為複雜,並不是乙的詩中出現甲的意象主題,即可推斷乙受到甲影響,否則就沒有影響。影響有時是原則性的。文字凝鍊,注重音響,從個人生活開始,層層擴展,這些是狄瑾蓀(當然還有其他人)教導我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