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徵文大拼盤】樓上吵 樓下叫

2023/04/16 05:30

圖/Gs.灰階

公寓大樓難免會發生噪音影響到鄰居,別動氣、多包容,和睦相處才是上策啊……

〈帶孩子道歉〉暗號交流 藉此提醒

文/阿麗(台中市)

從小在鄉下四合院長大,天大地闊樹林深,到處都是孩子的遊樂園,沒人嫌我們吵鬧。

婚後貸款買了公寓,兩個兒子陸續來報到。那天小兄弟玩摔角玩野了,碰碰碰、咚咚咚,沒多久地板傳來敲擊聲。

吩咐兩兄弟停止打鬧,我帶著他們到樓下陪罪。樓下老夫婦是退休老師,五點起床、九點就寢,作息正常。電鈴一按大門打開,先壓著兩顆頭顱陪不是,小兄弟很上道,爺爺長、奶奶短地直說:「以後不會再那麼大聲了,請原諒我們,我們不是故意的。」

哥哥說:「奶奶,如果我們又太吵的話,妳就往上敲兩下,意思是太吵,我們聽到了就往下敲三下,意思是知道了,這樣可以嗎?」這招我沒教他。弟弟加碼「爺爺,如果我們沒聽到,你就再敲五下,意思是真的太吵了,我就敲三下對不起。」他板著手指頭說明暗號。

回鄉下娘家時,母親種的蔬菜、爸爸種的荔枝、婆婆包的水餃、韭菜盒與臘肉,都不忘給老夫婦準備一份,有來有往,情感就這樣慢慢熟稔、緩緩加溫。

〈見面三分情〉不等抗議 先行自首

文/小愛(高雄市)

不是只有小小孩才會乒乒乓乓、毛毛躁躁,我的高齡老媽白天都在打瞌睡,晚上卻活力無限,到了半夜兩點還不睡,總是在客廳走來走去,老人家腳力不好,無法控制踩踏力道,樓下鄰居應該不勝其「吵」吧!

老小孩屢勸不聽,也拒穿比較不會發出噪音的軟底拖鞋,只好退而求其次先打「預防針」。老媽一開始住進我家,只要遇到鄰居,我都會微笑介紹這是我媽,見面三分情,之後碰面彼此就會很和善地噓寒問暖。

對於直接的「受災戶」,則是一有好物就分享,紀念品、生日蛋糕、自製的美食,就先往樓下送。如果發現前一晚腳步聲又超標時,隔天我會特別跟鄰居「負荊請罪」,對於打擾安寧請他們多多包涵,台灣的人情味和包容力十足,都會很客氣地回說「沒關係、能理解」之類的。

除此之外,還要鞏固好鄰居關係,我會運用自己的專業或人脈幫忙他們,例如分享資訊、幫點小忙,就是努力敦親睦鄰囉!

圖/Gs.灰階

〈多些同理心〉以前吵別人 現在被吵

文/阿涓(新北市)

樓上鄰居有3個孩子,分別是國小及幼稚園學齡的階段。住在樓下的我們一家人,時常被蹦、蹦、蹦的腳步聲給嚇到或吵醒。

每當聽到樓上傳來那蹦蹦的聲音,就會想起孩子還小的時候,也常常被樓下的奶奶抱怨太吵。無論任何時候,奶奶只要碰到我,就會指著我說:「妳的孩子真吵!」每次我都會採取哀兵政策,軟言軟語跟奶奶道歉、賠不是,以消奶奶的怒氣。回到家也盡力提醒孩子降低音量避免吵到別人。

因為能理解也就能忍讓,所以當孩子抱怨樓上傳來吵鬧聲時,我都會告訴他們:「你們小時候也是這樣吵人家的,等他們長大就不會了。」經過我的提醒,全家人也都能默默接受樓上的蹦蹦聲響。當然,真的吵得太過頭了,讓人忍無可忍,我才會輕聲的跟鄰居反應我們的困擾,鄰居也都會盡力約束孩子。

鄰居之間無論樓上、樓下,發出的聲音難免會有些影響,彼此多些包容與同理心,就能友善對待、和睦相處。

〈比懲罰可怕〉誰吵 誰下去道歉

文/董劭杰(新北市)

我家有兩隻動不動就蹦蹦跳跳的小怪獸姊妹,曾在搭電梯時碰到樓下的鄰居,從對方那裡收到過「委婉」的提醒,讓我當場只能低頭連連道歉。

回家後對兩個孩子耳提面命,再三提醒,但一段時間後,同樣的尷尬場景卻又在電梯內再次上演。

為了一勞永逸解決問題,除了仔細說明她們的行為讓樓下受到的影響之外,我也和姊妹倆做了約定,如果樓下的鄰居再次提到類似狀況的話,就要由她們自己去樓下道歉,爸媽最多只會在電梯口陪同,聽完之後,姊妹倆立刻點頭如搗蒜,畢竟對她們而言,要去樓下道歉這件事,大概要比任何懲罰都可怕的多。

之後每當她們又開始蹦蹦跳跳時,我只要指指樓下,姊妹倆就會立刻放輕腳步,偶爾還會彼此主動提醒對方,我家和樓下的噪音紛爭,也就暫時順利落幕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