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藝術文化】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 200件珍貴館藏展出
莊世和〈武藏野之春〉,1940,油彩、木板,37.2 x 45.4公分。(國美館提供)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國美館「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即日起至12月31日展出,是國美館歷來規模最大的典藏展,一舉展出自1988年開館以來,陸續收藏的200件典藏作品,並扣合美術館的幾個重要階段和代表性事件,以不同時代跨度的主題,從明清書畫、日治時期台府展經典作品,一直到現代主義在台灣,最後來到當代藝術勃發的1980-1990年代,乃至於2000年後反映網路、電子媒體發展等多元藝術形式,其中包含難得一見的國寶級珍品,如林玉山的〈蓮池〉(1930),亦有陳澄波〈嘉義遊園地〉等重要古物。
廖修平〈太陽節系列 星星節〉,1971,96 x 71公分,文化部典藏。(國美館提供)
國美館長廖仁義於日前記者會中將國美館比喻為「住了5代人大家族的房子」,以目前正在展覽的黃土水來說,他如果還健在的話,應該有130歲,算是曾曾祖父輩,還有廖繼春與陳澄波;接下來曾祖父輩是100至110歲,例如張義雄、張萬傳、王攀元等;再下來80到90歲,有謝里法、陳道明、韓湘寧,屬於爺爺輩;60到70歲這輩的則有羅青、莊普、程代勒;年輕一點的當代藝術家有楊茂林、陸先銘、姚瑞中、伊誕.巴瓦瓦隆等人。廖仁義表示,今年6月25日是國美館35週年,特別舉辦典藏展主要是希望社會大眾看見國美館的經典作品,另方面也讓大家看見國美館在重建台灣美術史的表現,也想向藝術界說明,國美館能夠承擔研究、展示、教育這幾項美術對社會的責任。廖仁義並向近期過世的藝術家致敬,包括何肇衢、朱銘、王雅慧等,感謝台灣藝術家百年來的努力。
策展人黃舒屏說明,本次展出作品最早是19世紀來台曾與台籍文人有所交流的畫家謝琯樵的花鳥作品,也有多件台府展時期的精采作品,包括林玉山、郭雪湖、陳澄波、廖繼春、何肇衢,以及台灣現代藝術運動重要的藝術家李仲生、陳庭詩、劉國松、陳道明、韓湘寧、蕭勤、李錫奇、朱為白、莊世和等,還有站在當代藝術萌芽前沿的2位代表性藝術家賴純純、莊普的作品。這些珍貴作品代表著台灣文化藝術發展的時代軌跡與面貌,也是展覽主題「時代記憶」的由來。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