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台味爆發大放異采─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

2023/07/02 05:30

文.攝影/記者凃盈如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於5月底如火如荼展開,將展至今年11月26日。今年雙年展策展人Lesley Lokko以「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定調,聚焦長期在建築史上被忽略的歐洲,而台灣館今年也以台灣語境回應,找尋建築與台灣土地的關係,從在地的連結來呈現台灣建築如今怎麼回應變動世界的方式,雖然在異地觀展,但做為觀者,卻仍在觀看作品期間,從中認識了許多未曾見過的台灣地景,帶有十足的台味,值得喝采。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團隊與顧問曾成德、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顧問吳光庭、駐義大利代表處大使蔡允中。(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今年台灣館以5校聯盟出擊,由策展人曾瑋與偕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蘇孟宗在內的團隊策畫台灣館,於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集結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東海大學的建築學系參與,策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展現台灣建築在因應變動時代的不確定性,如何找到出口,以及呼應「未來實驗室」的實驗性。

烏克蘭策展人Iryna Miroshnykova(左2),Oleksii Petrov(右2)來訪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由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何炯德(右1)導覽。

依建築空間區分4個展區

普里奇歐尼宮的前身是古老監獄的特色古蹟,策展團隊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為4個展區:「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4個區域由展場內的主要垂直牆面和一道粗黑線來區分邊界,再由跨越空間的大桌子構成的水平面整合為一,結合聲音和影像紀錄,使用台灣環境音採集、新編音樂及策展紀錄影像,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台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策展人曾瑋表示,我們開始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就是未來實驗室是建立在我們遺忘、但是存在的真實。他從一個每天去運動經過的地方為觸發,那是一處以廢棄冷凍車改裝的KTV小屋空間,夏天時因為需要防蚊,使用白網覆蓋改裝;到了秋天,更是為了休憩需求,將高腳椅也搬來,擴增使用空間。「你可以看到在我們日常生活,是非常柔軟而且快速去反應周遭的環境,所以我覺得從這邊看到了台灣鄉村構造物的一種生命力。」以這樣的觀察為始,曾瑋進而組織了系上不同專長的老師,希望就台灣這種非常特別的現象做出新的論述,期盼與國際產生對話。

本次展場設計,讓觀者進入展場時,首先看見長約15公尺的展示長桌,藉此延伸整合不同的地景作品,長桌以水平面與普里奇歐尼宮空間整合為一,桌底採用台灣農業常見的溫室黑網包覆,網目中透出的光線帶出奇幻的漂浮感受,讓長桌宛如航空母艦般承載著來自島嶼各地的農業地景,同時也呼應著威尼斯以人工浮島撐起一座城市的建築特色。展示區域最末為一扇面向海面的窗戶,對應展覽中不斷提及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在與東海大學音樂系的合作下,展場播放著採集自台灣環境的新編聲響,打開觀眾感官,感受台灣地景時空的流動。

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場空間。

整體扣連6大策展關鍵字

整體展區前排為台灣農業地景,後排為學生創作,整體扣連著6個策展關鍵字: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

「義肢」便是從環境細部中接續出來的物件,以修補既有環境與機能間的差異。譬如,台灣北海岸是九孔鮑重要繁殖地,漁民會選擇相對穩定、有屏障的海域為養殖場,以鋼筋混凝土嵌入岩石中,並在人造牆上做開口,讓潮汐流入,帶來豐富的有機物和浮游生物,並在部分水池的底部鋪設磁磚,模擬九孔的生長環境。

代表策展關鍵字「義肢」的台灣北海岸九孔鮑養殖地。

「內在性」指的是透過指認特定的空間元素,如陰影、溫度、濕度與材料等,所形成的一種內在空間。如農民使用輕鋼框架和波紋板的移動式結構,在收成期打造遮陽空間。除了利用棚下的腳踏輪自由移動、固定位置,棚屋內還可放置個人物品,像收音機、簡單的冰箱、電風扇、延長線和器具,甚至也會在棚架掛上紅幅布條,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代表策展關鍵字「內在性」,農民打造的棚下空間。

至於「中介」,指的是在現實環境條件中創造臨時性的介面,以符合生產需求。在展場可見位於屏東車城的漁港地景模型,在鵝卵石沙灘和海中間,防止海岸侵蝕的地方,停靠著一艘艘漁夫的木筏,漁民設置卷繞機和滑輪,將木筏推入或拉出海洋,並在沙灘上設置一根根木桿,降低沙灘對木筏的摩擦,打造一個海洋與木筏之間的中介。

代表策展關鍵字「中介」的屏東車城漁港地景模型。

在台灣地景之外,則展出台灣學生作品。由東海建築系為基礎,邀請淡江、中原、逢甲、成功等4校建築系,將各個具備差異的師生特色、關注議題,帶入本次展覽。

教學聯盟作品亮點呈現

策展人曾瑋引領學生關注基礎建設如何再次介人與自然環境、經濟生產與人文環境。他帶領學生研究與中國本土最近距離僅95公里的島上,原做為漁民短季休息的小聚落;經軍事治理,到現在全島以觀光為主的規畫設計。為此觀光目的,當地政府大量興建相關設施:漁港、停車場、道路與橋梁等,但這些設施相當程度上切割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網絡與自然環境的關係,而3位學生藉由不同的發想提案,重新將基礎建設與當地生活再次連結。

鄭博仁指導,郭又維、王之君《大漢犧牲獻祭》(左)、陳宜慧《薛西佛斯的島》。曾瑋、謝旻澔,《漁港溫度再部屬─廢熱澡堂》。

逢甲大學建築系鄭博仁老師團隊,則以台灣荒謬的水文觀察為出發,進行一場自然與偽建集原型的討論;周書賢則指導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策畫「島嶼計時器─瞬時與巨觀的時間地景」,從台灣山地佔比高達70%,在一個時間範圍內的推移,地貌就會產生劇烈的變化。透過學生在島嶼南方不同環境景觀系統的建築空間計畫(美術館車站vs光環境觀測站),整理出對應台灣島嶼「瞬時」與「巨觀」的時間地景感知,進而建立「島嶼計時器」論述。

周書賢指導,黃正揚《島嶼計時器─順時與巨觀的時間地景》。

而東海大學建築系助理教設何炯德,則帶領學生探索歷史變遷在地景留下之痕跡。無論自然、政治、經濟抑或文化,都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地景興替的脈動。以「後設」思考方式觀察台灣地景更替,梳理歷史地景衍異的另類出路。

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教師古爵誌指導,黃子祐《城間序語_關於邊界的閱讀》。郭聖傑指導,許喬銘,《資材回填─由廢墟而生的地方作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