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城市散步】跟著陣頭鬥鬧熱─香科年走台南

2024/05/25 05:30

台南西港慶安宮今年迎來第240年的「甲辰香科大醮典」。

文.攝影/呂妍瑢

擁有「台灣文化首都」美名的台南,全台廟宇密集度最高,聚集眾神信仰,餵養了豐富的宗教、民俗文化祭儀。所謂「三年一科」,2024年適逢「甲辰香科年」,身為「台灣第一香」的西港香,今年迎來第240年(4甲子)、不間斷的廟會慶典,規模與文化價值不可小覷。

由西港慶安宮主持5月24至27日的遶境與送王活動現正熱映,是什麼魔力讓人神共舞、人活廟活?前進台南追陣鬥鬧熱,認識香科年的文化眉角。

無論你是不是信徒,也許都曾耳聞或親身體驗過白沙屯媽祖進香、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即便徒步朝聖之路的信眾汗流浹背、腳跟破皮,也不減對宗教信仰的熱衷。

永昌宮金獅陣的開館表演,金獅由兩人合作、舞動獅身。

台灣第一香 從西港慶安宮開始

從中部轉台到南部,熱情依舊不滅,這次我們收看的主頻是信仰之都台南。台南的香科年歷史悠久,尤以「台灣第一香」的西港香聲勢浩大。說是主辦方,又可稱是領頭羊的西港慶安宮,傳承與維繫這份無形文化珍寶,200多年來不間斷,在西港香科活動期間聚集了96村鄉的力量,一同共慶這場人神盛典。

所謂的「刈香」,意即向神明乞取香火;「香科」的「香」則是刈香,「科」又可當做道教中的法事科儀。「無形就是你看不到才叫無形,所以它的價值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也講不出來。」西港刈香被指定為國家級重要民俗文化資產,慶安宮的副總幹事謝武昌點出香科活動的價值所在,除了形式上有台灣少數「香醮合一」的特殊祭典,還有讓村莊活過來的情感層面。

南瀛5大香之首的西港香並非浪得虛名,香醮合一融合了刈香和王船祭,集結瘟王、媽祖、城隍、中壇元帥等神祇信仰。「既然決定要辦,人跟人的接觸就開始頻繁。因為要安排什麼時候入館、開館、探館、謝館,然後人就會常常到宮廟來走動。」謝武昌口中的人與廟活過來、村莊也跟著活過來,是因為有神明的策畫,才不會中斷。或許也是民眾有替神明服務的心意,讓傳統文化得綿延相傳,香火鼎盛。

永昌宮金獅陣的「獅旦」(粉衣男孩),通常由12歲以下男孩反串扮演,有引導金獅之意。

台南地方大事 大人小孩啟動追陣模式

跟中部的大甲媽只有一頂主帥轎不太一樣,南部的廟會風景可能出現上百頂轎,而且每一頂轎都會有陣頭去壓轎。文武陣頭百百種,以台南幾個代表性的陣頭為例,包含蜈蚣陣、宋江陣、金獅陣、十二婆姐陣、家將、牛犁歌陣……等。陣頭的文化底蘊深遠,可不是流行用語戲稱「8+9」(八家將諧音)的不良形象。好比宋江陣的緣由,來自於台灣早期地方為保護村莊,而產生具武裝功能的陣頭。今日已不需再征戰,宋江陣也就演化成宗教盛事的重要陣頭之一。

永昌宮金獅陣的開館表演,武術演出輪番上陣。永昌宮金獅陣的開館表演,武術演出輪番上陣。永昌宮金獅陣的開館表演,將近2小時敲鑼打鼓不間斷,節奏音律必須配合場內氣氛,十分辛苦。

「百足真人」的蜈蚣出巡街頭是什麼樣子?通常做為台南的先鋒陣頭,蜈蚣陣隊伍打造出大型的蜈蚣頭尾(學甲香是龍頭鳳尾)。但最吸睛的莫過於轎上坐滿數十位的萌樣神童,他們扮演中國唐宋戲曲中的歷史人物,時不時撒下糖果餅乾、或是禮品抽獎券給信眾,大人小孩相揪歡喜追陣。

5大香的蜈蚣陣各具特色,西港香是唯一有世襲制度的蜈蚣陣,每家神童只能扮演代代相傳、被指定的角色,不能隨意更換。而隨著新的移戶加入,也會增加角色人數。一般來說,蜈蚣陣的隊伍會以輪子輔助抬轎,但學甲香卻是獨用人力扛的蜈蚣陣;蕭壟香的蜈蚣最長,由36天罡和72地煞組成的108節隊伍,創下金氏世界紀錄。

學甲香是5大香唯一人力扛的蜈蚣陣,有大票信徒追陣鬥熱鬧。(記者楊金城攝)

王爺信仰大串聯 燒王船求平安

西港刈香的尾聲,也是醮典的高潮環節──曾文溪畔燒王船。在進行溫和勸離散播瘟疫之神的「和瘟拍船」後,恭送千歲爺返天庭繳旨,完成押送瘟神的任務,祈求境內人家獲得平安。

同樣是三年一科舉行的「王船祭」,三寮灣東隆宮的王爺信仰卻沒有瘟神元素,這和宮廟供奉的第2主神溫府千歲有關。東隆宮信徒認為,王爺是代天巡狩,王船祭的意義應是愉快地送走王爺出巡所乘坐的王船,同時早日達成任務返宮坐鎮。既保佑境內子民,也祈求風調雨順。

位於台南北門區的三寮灣東隆宮,主祀溫府千歲,每三年一科舉行「王船祭」。三寮灣東隆宮近年新鑄造的天公爐,龍柱雕工精細、熠熠生輝。西港慶安宮的王船,5月27日送王前都會停泊在廟旁的王船廠。

王船祭前後,一般人都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船體的形貌。東隆宮不僅有少見以泉州式古帆船的縮小版「銅鑄王船」,徒步幾秒鐘,到一旁全台僅有的東隆宮文化中心王爺信仰文物館,還可以更有系統地了解王爺信仰。館內陳列百種王船添載的物品,透過櫥窗內的展示,王船的構造清楚可見。倘若縮小版看不過癮,東隆宮還擁有一艘巨型寶物──全國最大的木造王船。3層樓高的龐大船體,為了讓來訪民眾更貼近王船,廟方還沿著船的周圍架設階梯和走道,方便進入,內部的細膩工法一覽無遺。

三寮灣東隆宮文化中心王爺信仰文物館展示的王船模型,經過文化部評定,在2017年獲送馬來西亞檳城參展。三寮灣東隆宮擁有全國最大的一艘木造王船,民眾可以走上階梯,環視整艘王船的精工雕琢。三寮灣東隆宮文化中心王爺信仰文物館的模型,展示王爺遶境與陣頭表演。東隆宮文化中心展示的宋江陣式蜈蚣陣。此蜈蚣陣指的是陣式,而非神童扮相的蜈蚣陣。

指著王船中桅最上方的鯉魚公,東隆宮總幹事吳崑源說,燒王船時,最後鯉魚公掉往哪個方向,就代表哪些村莊會興榮。鯉魚公在往年也成為信眾爭搶的幸運物,據說搶到的人,做生意會財源滾滾來。但由於化船時火勢旺,為保護大家的安全,後來廟方決定先把鯉魚公收起來,以擲筊方式讓信眾憑運氣帶回家供奉。

西港慶安宮鯉魚公,信徒可以迎請回家供奉,帶來好兆頭。

各地的燒王船日程不同,西港王船祭於農曆3、4月舉辦;而三寮灣東隆宮則是選在農曆11月初一日的溫府千歲聖誕。想親眼一睹化王船的壯觀景象,安排行程前可先查清楚日期,以免錯過慶典。

廟會知識家+

加入香科盛會前,不妨走一遭台南蕭壠文化園區的藝陣館,搭配展間的藝陣圖說與文物,將陣頭文化從頭到腳檢視一番,新手友善、絕不艱澀;又或是到三寮灣東隆宮文化中心,穿梭於王爺信仰文物館、宗教文物展示館、水滸英雄館、民間信仰研究館、禮俗文物館等展場,鑽研你最有興趣的宗教知識,相信接下來跟著香科年祭典的你,一定心有戚戚焉。

下一科,你也來嗎?

藝陣館裡展示的十二婆姐陣面具與服裝。十二婆姐陣幫助小朋友平安長大,有護嬰順產的功能。位於台南蕭壠文化園區的藝陣館,展場內以生動圖文解析台南的多樣陣頭。

◆台南香科年資訊:2024年西港香主要活動時間:5月24至26遶境、5月27日送王(王船祭)。想知道更多台南香科年資訊,查詢「台南旅遊網」(https://www.twtainan.net/)。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