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將外在的風暴,化為內心的潮汐─台北當代藝術館「關係人」展覽

2024/07/21 05:30

倪祥作品〈停工〉。倪祥作品〈停工〉。

文.攝影/林昱晴

性別平權倡議與#MeToo運動如巨浪席捲而來,以抗議與怒吼催化了社會的覺醒,牽動公眾意識聚焦於那些顯而易見卻往往遭到忽視的不對等權力結構。這股由行動積聚而成的思潮,重塑了當代的文化景觀,成為反思社會權力結構問題的象徵。台北當代藝術館「關係人」展覽回應台灣社會揭顯人性陰暗面的#MeToo運動,從對於身體的自覺與探尋出發,打開另一種看待權力的方式,邀請所有參與者共同感受藝術的社會性,反思自身對應外在環境與人際關係的思考。展期至9月8日。

跨藝PLAY作品〈賽爾弗遊樂園〉。跨藝PLAY作品〈賽爾弗遊樂園〉。

《時代》(TIME)雜誌2017年的風雲人物由一群勇於發聲的「打破沉默者」揭開新局,她們以集體憤怒喚醒了對抗欺壓的意志。一連串指控好萊塢電影製作人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罪行的行動,牽動了音樂、娛樂、影視和文化領域的連鎖反應,讓#MeToo運動直達女性日常生活的現實。由網路社群串連發起的#MeToo運動,將美國社會行動家塔拉娜.伯克(Tarana Burke)在2006年提出的口號,具體轉化為對抗失衡的社會暴力結構的行動力,這股勢不可擋的力量在全球蔓延開來,引發人們對此議題展開更為全面且深入的檢視。數位化平台是當代社會接收、傳播訊息的重要途徑,藉由社群加以串連、集結的#MeToo運動,呈現了數位時代穿越疆界的網路動員,具有超越身體與地理邊界的群眾結盟潛能,證明了虛擬世界未必虛幻,而是內蘊著無限擴延的強大擾動能量。

市村美佐子作品於〈關係的實驗步驟〉展區呈現。市村美佐子作品於〈關係的實驗步驟〉展區呈現。

用社會力量建構一個新的時代

#MeToo運動並非針對性剝削與暴力的「復仇」,更多的是社會中泛流的創傷經驗的集結,以及對於性別正義的細緻體察與形塑。為了終結雄性掠食者的騷擾與侵犯,#MeToo運動的滾雪球效應,使其成為持續建構中的能量場,也讓人意識到集體憤怒背後存在著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困境。

早在5年前,全球多地就已策動#MeToo聲浪,從歐美到亞洲的韓國、日本都有許多發聲,受害者藉由社群平台的串連,披露了不願訴說的遭遇,倡導反性騷、反性侵,但當時台灣尚未跟上。2023年5月底,台灣為#MeToo運動進行補課,當時政壇、杏壇、演藝圈、藝文界等,許多案子爆發,怵目驚心,令人不安。在台灣這波#MeToo浪潮中,社會上可見許多回應,最大的影響應是立法院在2023年7月底陸續三讀通過對性平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工作法》、《性騷擾防治法》的修法,除了增訂「權勢性騷擾」定義並加重裁罰,更延長申訴期限。藝術圈在這波運動中也有具體的討論與行動,如去年7月初由「補破網婦女團」署名,發起了「藝術不染色:視覺藝術落實性別平等與公眾課責機制倡議」連署,「建請藝文相關機構增列性平條款於補助、受獎、聘雇、標案合約中,針對相關情事採取『零容忍政策』」。

游恩恩、徐智文作品〈毛茸茸的身體線索〉。游恩恩、徐智文作品〈毛茸茸的身體線索〉。李奧森作品〈Liminal Space〉。李奧森作品〈Liminal Space〉。

從時代性的角度,我們如何看待「關係人」展覽的意義?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所長蔡佩桂分享了策展的初心與核心價值:「身為藝術人,面對#MeToo曾經洶湧、充滿暗流,這些時代給予的學習機會,我們能做些什麼?除了以身為人、做為公民的角度回應,『關係人』展覽想邀請藝術人用擅長的感性力量,思考如何藉此契機,重新閱讀我們自己與所在的社會,去同理生命交會時牽涉到多樣關係中的人們。」展覽名稱意指每個人都是「關係人」,不只是因為面對社會事件,沒有人是局外人,也是如實的字面意義:每個人都在關係中生存,都是「有關係的人」。例如,在參展藝術家中,以促進轉型正義為人所知的青壯藝術家高俊宏,是自學國中女孩的爸爸;有深邃觀影眼光的野性女詩人,是小男孩的媽媽;而策展人自己在工作上陪伴許多尋找認同的學生,生活上則與自由自在的獨生女一起經歷成長的拉扯,女兒心智抓著童年的尾巴,身體已在青春期……「我們期待從這些貼近自我生活的關係,重看#MeToo運動,召喚感性經驗的共感,做為一種討論的基礎,期望朝向未來,而非僅只停留在批判。」

「關係人」展覽策展人蔡佩桂。「關係人」展覽策展人蔡佩桂。

生命經驗的修復與創製

藝術家的創作是基於個人的生命經驗,或是對於社會現況的廣泛思索,透過作品與觀眾展開對話。在策展上,面對敏感的「性與性侵」議題,以及就此議題策展可能消費這個議題的戒慎,策展人蔡佩桂與團隊尋找一種「歸零」,重新觀看、打開問題的多重角度,以「探索」、「回應」、「修復」3重路徑來重新思考身體、情感,以及其中的權力結構,同時運用藝術的模擬性、遊戲性,來提供練習、演練的一種安全情境。

「探索」是對問題的開放,再觀看與描述我們與他者的臉面,重新觸摸、聆聽我們的身體與情感,辨識權力逼壓的痕跡,思考自主的定義,並從在地連結遠方。

「回應」是#MeToo運動中最為動盪的部分。展覽以模擬性、遊戲性的安全場域,讓參與者可以試著說出來、寫出來,想像網路輿論甚至公審、檯面上下的處理甚至懲罰等,各種可能的回應與其效力。

走路草農/藝團作品〈磨而不合〉。走路草農/藝團作品〈磨而不合〉。

「修復」則是尋找自我或彼此的支持與鍛鍊,朝向「後#MeToo社會」的縫合與療癒,以多種方式,如電影的沉浸性影像力、一起觀影的觀者所形成的暫時性社群,以及詩文書寫、發聲與和聲、為恐懼賦形等,同時,也向樹木、非人的宇宙之廣袤學習,轉換座標、轉換觀點。

在確定策展關照、環繞的面向後,策展人、團隊與藝術家們展開「創製」的流程,由藝術家提出回應的構想,並舉辦工作坊邀請參與者測試、反饋,最後糅合出參展的版本。「關係人」展覽幾乎全是新作,經「創製」而生。這個過程,可說是藝術自主性的一個探問,也是策展做為一種創作的實驗。畢竟,#MeToo議題可能不在大部分藝術家原來的脈絡中,而是時代的浪潮藉著策展人拋出的核心元素,參展藝術家須內化此議題,並傳達作品與自我的關係。

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作品〈給女兒的一封信〉。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作品〈給女兒的一封信〉。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作品〈給女兒的一封信〉。給女兒的一封信工作隊+高俊宏作品〈給女兒的一封信〉。

傷是煉金最貴重的原料

由藝術家高俊宏與文字工作者鄒欣寧共同合作的〈你的樹盟友〉,分為室內裝置與戶外行動兩個部分。室內的琴葉榕盆栽裝置安靜戍守於展場內,邀請觀眾單純地感受自己與植物之間的脈動,後續的行動則將偕同其他人類夥伴一起走進自然,與樹和其他物種結盟,把性別微創的經驗,轉化為屬於自己的「神話」。通過這樣的體驗,或許能讓某些受傷的人發現或察覺:身邊終究有支持系統存在,哪怕它們並非人類,也能與自己結盟──在許多神話中,「傷」永遠是煉金最貴重的原料。

鄒欣寧、高俊宏作品〈你的樹盟友〉。鄒欣寧、高俊宏作品〈你的樹盟友〉。

洪鈞元作品〈和解〉中的人物演現了生命中的創傷經驗,他認為和解對於每個人的創傷經驗而言,有各種相異的時間節奏,每種創傷也未必能夠和解,因此作品名稱可以是問句或肯定句,就像他一直透過創作所處理的人性矛盾。透過重現犯罪現場的情境,余彥芳的〈身體描述〉試圖藉由遭受侵犯暴力的身體經驗與記憶,以直面創傷的形式去尋求化解與療癒。

余彥芳作品〈身體描述〉。余彥芳作品〈身體描述〉。

李奧森的作品以詩意的劇場呈現,轉化了對於厭女、仇恨犯罪等議題的批判與控訴。不同的文化脈絡具有完全迥異的歷史背景,但所有作品都是關於如何凝視他人,以及人的困境。〈我可以瞌睡數百萬年〉描述的是關於墨西哥集體暴力與消失的寓言。對比台灣#MeToo、性別相關運動,任何人都可能在階級、工作、性向、私生活上,面臨壓迫與剝削;抵抗的主體是可以互換的,剝削的歷史亦然。基於這樣的態度,李奧森以在墨西哥與台灣製作的作品,試著與「關係人」展開對話。只要願意凝視,沒有一個地方是他方。

李奧森作品〈我可以瞌睡數百萬年〉。李奧森作品〈我可以瞌睡數百萬年〉。

藉助對話、觀看,透過書寫、創作,去彼此靠近,去同理他人。修復和療癒的起點,是感受力和同理心。從〈日常學 電影院〉到〈影詩沙龍〉,因身體創傷而感到頓挫的身心,如何透過觀看與意識的探索,達到自我的療癒與和解?作家/藝術家吳俞萱認為,透過觀影「進入他人的故事」,在討論和對話的過程「返回自身的經驗」,「視角的轉換,有助於我們找到新的敘事,來理解自己的經驗,並獲得新的施力點,來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安於混亂和多重聲音,安於一場目的不明的探索,透過藝術作品的討論來練習一套自我對話的方式。這整個活動是讓藝術滲透經驗,且讓經驗回應藝術,也因而找到思索和行動的方向。」

女性自我代表團+廖建忠作品〈日常學 電影院〉。女性自我代表團+廖建忠作品〈日常學 電影院〉。

在社會關係的鏈結與建構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又互補互持的存在。我們都在學習如何在人際關係的細微之處,更為深層、更加真實地表達自我的情感。根植於內在的感知,#MeToo運動承受的是肉體與精神難以承受的負重,而我們試圖從那被強硬截斷的信任與歸屬感中,承納真實的生命歷程,改造自身未來,探求柔韌心靈療癒創傷的溫柔慰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