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魯西迪 下

2007/11/13 06:00

魯西迪與他模特兒出身的第四任太太拉絲蜜日前宣告仳離。(路透)

◎李有成

9月7日那天下午,我們提早半個小時抵達邦諾書店,書店並無演講廳,只在店面中央排上約一百張椅子,儘管我們早到,可是早已座無虛席,我們只好在書架間站著耐心等候。快到三點鐘的時候,忽然一陣騷動,我看到魯西迪在幾個壯漢的簇擁下,快步走了進來。他到台前坐定後,邦諾書店的一位女士做了簡單的開場白,而且特別強調,這不是簽書會,演講結束後魯西迪不會留下來為讀者簽名。果然不出我所料,魯西迪站上台後,就告訴聽眾他將朗讀小說《憤怒》中的某一章。我那時尚未讀過《憤怒》,對內容一無所知,因此對魯西迪選擇朗讀的情節體會不多,只約略知道這部分的情節涉及紐約,而且部分對話幽默有趣。魯西迪是一位優秀的朗讀者,擅於控制音調,英語發音優美。他生於孟買,少年時代移居巴基斯坦,雖有三位姊妹,卻是家中獨子,父親經商,母親任教職,家庭相當富裕,父母親於是把他送到英國,就讀著名的拉格畢中學(Rugby School)。這是一間收費昂貴的寄宿學校,創立於1567年,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橄欖球(rugby)即發源於此,也因此而得名。魯西迪中學畢業後進入劍橋大學的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修讀歷史,數十年出入於英國社會的中上階層,他的英語已少有印度人的口音。

魯西迪朗讀了一個小時,氣氛相當熱烈,有些聽眾可能已經讀過小說,聽他朗讀,心領神會,頗有反應。在賓州大學研究的那一段時間,我曾經去參加俄國詩人葉夫杜申科(Yevgeny Yevtushenko)的朗誦會。葉夫杜申科是我很喜歡的一位當代俄國詩人,平時只能讀讀他的詩的英譯,聽他親自以俄語朗誦詩作,極為難得。儘管無法了解詩的內容,可是葉夫杜申科語調自然,抑揚頓挫,恰到好處,或哀傷,或憤怒,竟然收放自如,我第一次直接感受到詩的驚人氣勢。後來換了譯者朗誦他的英譯,雖然英譯白紙黑字,內容不難掌握,但是英譯者的朗誦平鋪直敘,語調少有變化,沒有感情,整個效果反而不如葉夫杜申科的俄語朗誦。小說的朗讀和詩的朗誦當然不同,整體而言,魯西迪的朗讀頗為成功。只不過在他朗讀結束之後,就跟來時一樣,他在同一批壯漢的保護之下,像一陣狂風颳過,飄然而去。格殺令的陰影顯然還在,他對自己的人身安全仍然不敢掉以輕心。

恐怖攻擊 安全堪慮

第二天我就離開紐約,飛回台北。三天後,我坐在家中客廳,電視上英國廣播公司 (BBC) 直播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尤其是第二棟大樓——的恐怖攻擊,我心中一直想著魯西迪幾天前朗讀小說的情形。不久,電視新聞播報說整個恐怖攻擊與伊斯蘭教的激進組織有關,我更隱約覺得格殺令與恐怖攻擊似乎有某種邏輯上的關聯——恐怖攻擊算不算是大規模的集體格殺令?

911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地緣政治,也改變了某些國家對安全的思考,甚至使這些國家陷入武力迷信與善惡二元的極端宗教思維中,致使在言論自由與人權維護的實踐上向後倒退。911之後,除了因為公務曾經過境達拉斯和洛杉磯外,我就沒有再去美國。等我再一次看見魯西迪時,已經是2005年的夏天,剛好我在倫敦。這一年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即原來的布克獎——宣布初選入圍書單,魯西迪的新著《小丑薩利瑪》(Shalimar the Clown)名列其中。2005年的曼布克獎特別熱鬧,競爭相當激烈,入圍初選的小說家許多都是一時之選,除魯西迪外,還包括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柯慈(J. M. Coetzee),以及巴恩斯(Julian Barnes)、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麥克伊旺(Ian McEwan)、莎娣.史密斯(Zadie Smith)、約翰.班維爾(John Banville)等的新著。

這一年夏天我只在倫敦停留約兩個星期,就在離開倫敦的那個上午,我路經皮克狄利街(Piccadilly Street)的赫查斯(Hatchards)書店,看見書店大門有兩位健壯的年輕警察正在值勤。倫敦的地鐵和公車在兩個月前才遭遇恐怖攻擊,警力明顯增強,但警察在書店門口站崗還是頗不尋常。赫查斯是間人文氣息甚濃的中型老書店,創立於18世紀末年,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經常舉辦作家的簽書會。我停下腳步,好奇地問那兩位警察:書店裡面發生了什麼事?「魯西迪先生在裡面為讀者簽名。」其中一位這樣回答我。

我走進書店,不算大的店面有二、三十個人正在排隊,人手一冊拿的都是精裝本的《小丑薩利瑪》,幾乎排到門口。我沒有加入排隊的行列,因為在離開台北之前,我已在101大樓的Page One書店買了一本精裝本,還來不及閱讀就飛到倫敦來。我順著隊伍趨向前去,看見魯西迪坐在最裡面的一張小書桌旁,正在振筆疾書,為讀者簽名,不時還抬起頭來和讀者寒暄。一位年輕的店員在一旁幫忙,神情頗為警覺。

我沒有久留即離開書店,心想魯西迪其實還沒有獲得真正的自由——至少免於恐懼的自由。《小丑薩利瑪》中遭到刺殺的前美國駐印度大使歐富爾斯(Max Ophuls)相信,「沒有所謂絕對的安全這回事……安全是百分比。從來就沒有什麼事是百分之百的。」恐怕這也是魯西迪的夫子自道。

受英封爵 激怒穆斯林

9月8日,曼布克獎宣布決選書單,《小丑薩利瑪》並未包括在內,柯慈、麥克伊旺等的新作也同樣落選。10月10日曼布克獎揭曉,獲獎的是愛爾蘭小說家約翰.班維爾的《海》(The Sea),我心中的首選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和巴恩斯的《阿瑟與喬治》(Arthur and George) 都未獲得青睞,讀者和書評家無不譁然,不少人甚至為文抨擊,對五人評審團的召集人蘇瑟蘭(John Sutherland)尤其極盡挖苦與嘲弄。蘇瑟蘭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英文系的退休講座教授與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主要學術專長是19與20世紀英國文學,曾經在1999年受邀擔任原來布克獎的評審。2005年的曼布克獎確實值得討論,由於蘇瑟蘭掌握了最後的關鍵一票,事後也只好悶著頭撰文為自己的選擇辯解。

印象中這幾年魯西迪似乎長居紐約,甚至擔任美國筆會2004年至2006年的會長。他的手稿也賣給了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艾莫瑞大學(Emory University),同時受聘擔任該校的駐校作家。2007年6月17日我在飛往倫敦的班機上讀到一則消息:魯西迪因為在文學方面的卓著貢獻而被英國女皇依莉莎白二世封爵,而且恐怕是946位受封的人士中最受注目的一位,魯西迪從此變成了薩爾曼爵士(Sir Salman)。南亞裔作家中受女皇冊封的魯西迪不是第一人,奈波爾(V.S. Naipaul)早已是先例。魯西迪受封後發表感言,語多敬謹,表示自己「既興奮而又謙卑地接受此崇高榮銜,對自己的作品以此方式獲得肯定至表感激」。魯西迪當然有權接受爵位,謙沖為懷也不失為美德,但對一位後殖民作家而言,向曾經奴役印度次大陸幾個世紀的封建遺威如此卑躬屈膝,向曾經被他無情譏諷與抨擊的權勢階級如此俛首貼耳,不免令人錯愕。他的文學成就何須等待溫莎皇朝的肯定與認可?

殖民惹禍 糾葛難解

封爵一事倒是意外地勾起全球激進伊斯蘭教徒的新仇舊恨,他們視此為西方世界對伊斯蘭教另一次有計畫的挑釁與羞辱。過去幾年某些國家一再以反恐之名合理化種種倒行逆施,特別是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家破城毀,生靈塗炭,早已令許多穆斯林滿腔憤慨,魯西迪封爵一事正好讓他們找到洩恨的出口。世界各地情緒激憤的伊斯蘭教徒於是走上街頭,群集抗議,格殺令的呼聲再起。這一切恐怕是英國政府或魯西迪本人始料未及的。

6月30日晚上我離開倫敦。就在離英前夕,警方在倫敦鬧區的乾草市場(Haymarket)一帶發現汽車炸彈,一時人心惶惶。在希斯洛(Heathrow)機場候機的那天晚上,電視上即時播報蘇格蘭格拉斯哥機場外炸彈汽車爆炸的場面。此時距2005年7月7日倫敦恐怖攻擊兩週年只有一週時間,這些連鎖事件也許只是巧合,但另有一種說法是:這些胎死腹中的恐怖攻擊也可能是伊斯蘭教徒抗議魯西迪封爵的連串激烈行動之一。

我回到台北次日,又有魯西迪的新聞:他和模特兒出身的第四任太太拉絲蜜 (Padma Lakshmi)在結合三年之後,終於宣告仳離。作家離婚的大有人在,可是能像魯西迪那樣登上國際媒體的並不多見——當然與拉絲蜜的身分也可能有些關係。有人說柯梅尼的那一道格殺令造就了魯西迪的國際聲譽,這種說法似乎有些幸災樂禍,而且多少忽略了魯西迪自身的文學成就。只不過就常理而論,近二十年來,格殺令的確讓魯西迪成為國際媒體注目的焦點,媒體的興趣顯然不是他在創作方面的卓越貢獻。冷戰之後,超級強權在躊躇志滿之餘,急著建立所謂世界新秩序,卻忘了任何秩序都必須建基於史學家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所說的理性的了解上,否則新秩序可能淪為無秩序。缺乏理性的了解,我們終於在魯西迪現象中看到西方價值與伊斯蘭文明之間的嚴重衝突——紐約的911與倫敦的七七恐怖攻擊、美英侵略阿富汗與伊拉克,以及鋪天蓋地的反恐戰爭等都是這些衝突的結果。這些衝突當然都是殖民遺禍,都是源於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五、六十年來糾葛難解的戰爭仇恨,只是幸與不幸,魯西迪竟然成為體現這些衝突的具體象徵。這恐怕是二十年前他在創作《魔鬼詩篇》時所無法想像的;從另一個角度看,文學的深遠影響似乎還真的不能小覷。●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