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說書Speaking of Books>重訪鮑德溫書倉(下)

2008/09/30 06:00

古早使用的磅秤,現在成為書倉外一角的裝置藝術。

文.攝影◎鍾芳玲

戴弗(圖1)、福列德(圖2)、喬瑟夫(圖3)三人加起來近兩百歲,他們是書倉的「老臣」。

送走了兩位女孩 ,我已經累得不行,此時湯姆已準備好可口的晚餐等我共享。湯姆提到他二十歲出頭就已經成了銷售凱迪拉克汽車的超級營業員,他接著買下了鄰近小鎮一家歷史悠久的飯店「馬修頓飯店」(Marshalton Inn),由於經營得極為成功,常有一些名流政要出入。但有一天他和大廚起爭執,大廚憤而辭職,逼得湯姆得自己繫上圍裙當廚師,長達八年之久。我本想他大概在吹牛,但是日後幾次看他烹飪的架式、選用的食材與品嘗餐點的結果後,我不得不承認他真是個出色的廚師。那天晚餐結束不久,卡拉和她健談的先生喬.賀門(Joe Herman)特別開車接我到他們鄰近的家中,這對和善的夫婦擁有一雙聰明懂事的青少年兒女、一棟舒適的宅院以及開放的心胸,能接納我這麼一個突然闖入的陌生人,這裡也成了我未來一個多星期住宿之處。

(圖1)

臥虎藏龍的老店員們

「鮑德溫書倉」歡迎人們拜訪,即便只看不買也無妨。

接下來幾天,我幾乎是書倉開門就報到,因而熟識了所有的工作夥伴。我發現幾位上了年紀的成員有一個共通的特色,那就是他們都曾在其他行業任職數十年,自職場退休後才到此,他們各個生活無虞,根本不需要賺外快,在書倉工作是另一種社交圈的擴大,可以與書、與人打交道,讓生活充實有勁,此外也能繼續貢獻自己的專長,幫助書倉有效率地營運。例如六十八歲的福列德.丹納威(Fred Danaway),之前在中學教了幾十年的文學,退休後他突然覺得大把時間不知該怎麼運用,失落感油然而生,還好他很快就受僱於書倉,在此已快樂地工作了九年。總是滿臉笑意的福列德,擁有文學的知識與絕佳的個性,和他接觸的人無不如沐春風。

(圖2)

另一位六十七歲的員工喬瑟夫.史考特(Joseph Scott),曾經在世界知名的史考特紙廠(Scott Paper Co.;喬瑟夫與此公司創辦人史考特家族並無親戚關係)工作近三十年,專精商品的配送,退休前的職銜是國際物流部經理。喬瑟夫到書倉工作後,特別監控書籍的郵資,由於書很重、美國的運費又節節升高,如何找尋最可靠、最經濟的郵件寄送公司與方式可是一門大學問,這就是他的專長了。在書倉工作以來,喬瑟夫最難忘懷的,莫過於前兩年奈特.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編導的電影《水中的女人》(Lady in the Water,杜可風為攝影指導)在附近城鎮拍攝,電影公司向書倉租了五百本書當道具。喬瑟夫負責這個專案,親自運送這些書到拍片現場,並在場景中布置出一間書房。

湯姆.鮑德溫三、四十年前曾擁有過這家「馬修頓飯店」。

看起來就有一種大老闆架式的戴弗.優瑞奇(Dave Uhrich)是湯姆的另一名愛將。六十六歲的戴弗在書倉工作六年,之前四十年縱橫於傳媒界,足跡遍及歐美各大城,曾受聘於美國知名電視網ABC、CBS、NBC、泰德.透納(Ted Turner;媒體大亨、後來創辦CNN)等,擔任節目製片、導演、經理等職,他最後搬到倫敦,在跨國媒體ViaSat呆了十年,退休時的頭銜是營運副總裁。戴弗自己也是個蒐藏家,過去二十五年來,專門蒐集與拿破崙大帝相關的書籍與物件。他坦率對我表明,他根本不需要錢,在此工作是因為能和一些學識淵博、個性親和的人共事,同時也增加他對藏書的知識,另外,也可以避免觀看現今瘋狂的電視節目,這出自媒體老將之口,確實很有趣。

這些優秀人才甘之如飴替湯姆打工,除了書倉的氣氛,更重要的是湯姆讓他們能彈性上班,互相調度時間,因此喜歡旅遊的福列德可以和太太一年出國三、四趟,愛打高爾夫球的喬瑟夫與戴弗則可以不時去打打小白球。真正愛一個人並讓此人愛你,就是給他(她)自由,這也是湯姆高明之處。而湯姆也可以放心把生意交給他們,每一兩個月就當起空中飛人,帶著愛犬Pip往返於西徹斯特與佛羅里達探訪家人(他的妻子與兒女後來都遷居佛州)。

黑白寫真裡的書倉前身

我在書倉遇見了來自各地、形形色色的顧客──律師、記者、書探、作家、博物館員、電腦工程師等。最讓我欣喜的是,聽到有些人表示,他們兒時就跟著父母到此閒逛、買書,這裡的擺設與風格幾乎沒改變,現在他們也帶著自己的小孩繼續光顧書倉。我還在此碰到了湯姆的親弟弟大衛(David Baldwin)。兩兄弟看起來一點也不像,個性也極為不同。湯姆豪氣外放,大衛則內向溫馴。手巧的大衛,多年前無師自通,摸索出一些修補書籍的方法,湯姆因此為他在二樓一個小角落闢了工作區,擺滿了補書的工具,大衛有空時就到書倉中幫忙,細心地「拯救」一些封面或內頁破損的古舊書,讓原本可能解體或丟入垃圾桶的殘卷搖身為值得蒐藏的寶貝。

呆在這裡的每一刻都是享受、天天都有驚喜。某日我發現書倉櫃檯上擺著《徹斯特郡明信片集1900~1930》(Chester County Post Card Album 1900~1930),翻開書赫然發現書倉的影像與威廉.鮑德溫的名字出現在書名頁。原來湯姆的祖先早在1862年就已從英國遷移到徹斯特郡,他的父親生前熟知並熱愛民俗與地方史,早期不僅曾經將書倉的主廳闢為鄉村博物館,擺放他蒐集的許多古老的家用與農事器具,更分別在1980年與1984年和一位當地的歷史學家合編並出版了兩冊的古老明信片集。這兩本書都已絕版,湯姆還存有幾本第二冊,他很慷慨地送給了我一本。隔天早上,卡拉帶我到一個跳蚤市場閒逛,和一個攤位的小販聊天時,他知道我是書倉的訪客,隨口說他曾搜購了一本舊書,我應該會感興趣,但不知道這書是否還在,他四處找了一陣,從一個紙箱中掏出一本有關骨董蒐藏的入門書《The Beginning Antique Collector’s Handbook and Guide to 1000 Items to Collect》,裡面一頁出現了「鮑德溫書倉」早年鄉村博物館的黑白相片,那至少是五十年前所拍攝,畫面中湯姆的父親正在招呼一位女客人,我馬上就認出相片中的櫃檯正是現在書倉中的櫃檯。這本書雖然品相頗差,是一家公共圖書館報廢的棄書,但我怎能錯過呢?當然立刻買下!回到書倉後,我把戰利品展示給湯姆,他竟然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這讓我更加開心,也對這個巧合感到不可思議。

幸福的書店風景

有一晚湯姆開車帶我去鄰鎮用餐,車子停在一棟古老的石砌屋宇前,我發現那正是湯姆曾擁有的「馬修頓飯店」,這間歷史悠久的店家,自1814年開始營業,湯姆是第二十五任店主,他買下此店後,進行了不少整修與裝潢,並加上商業用的廚房,奠定了現今的規模,他因為經營成功,八年後被富有的杜邦家族相中,找他管理起高檔的旅館。在香檳酒與佳肴的伴隨下,湯姆一路對我講述他四十多年前與此飯店的淵源,餐後並帶我到廚房和現任的廚師兼店主寒暄。一個餐廳的老闆、旅館總經理最後成為書倉主人,實在很特別,湯姆笑說,那沒什麼,他以前還四處賽車,1997年他五十八歲「高齡」時,甚至參加了國際知名的「二十四小時戴通納賽車」(24-Hour Daytona Race),他與其他三名年輕組員持續二十四小時輪流開兩小時的保時捷跑車,時速兩百哩。我想他大概是全世界唯一有此經歷的書商了,如此多采多姿的過往,為書倉的歷史更添傳奇。早已不再賽車的湯姆,現在重心都放在書倉,這年頭古舊書的行業能打平或小賠就算奇蹟,還好占地六英畝的書倉是自有地,不需付租金,但要維持書倉營運,每天平均管銷費用就得一千一百美元。湯姆所希望的,不過就是運用他早年的一些企業經驗,守住這家七十多年的老店,讓自己和愛書人都能享有一個獨特的書世界,這也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

海明威曾經說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但對我而言,「鮑德溫書倉」才是真正流動的饗宴,在這裡,無論是店主、員工或訪客,每個人都有精采故事值得分享。然而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7月3日那天中午,湯姆帶著Pip開車送我去機場,從鄉間小徑慢慢行駛上高速公路,我意識到自己真的就要告別這如詩如畫的情境,雖然我知道書倉已成了我另一個家,我一定會再回來,但還是忍不住一陣鼻酸,特別是Pip似乎知道我將要離去,顯得非常躁鬱,在我身上一直不安地摩搓,讓我更傷感,湯姆則握著方向盤靜默無語。到了機場,卸下我的行李,湯姆總算勉強擠出點笑容,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告訴我書倉的每個人和Pip都愛我,期待我早日再訪。當湯姆開著卡車離去時,我看見Pip緊貼牠的臉在車窗上可憐兮兮地向我回望,這一幕成了強力的催淚彈,讓我頓時瓦解。

難過歸難過,但我心中充滿了暖意,畢竟多少人能有如此機緣,擁有我過去那十天美好的歷程與記憶?雖然我的身體狀況還是不佳,但我開始有了動筆的欲望、想要記錄下一些生活片段,我的焦慮感也大大降低。然而喪失寫作的能力超過半年,再度提筆宛如重度創傷後進行復健,過程遲緩且艱辛,這篇文章寫得很慢又很久,若非親密的伴侶一路打氣,我幾乎要放棄。感謝他的鼓勵,讓我在憂鬱中依然不絕望;感謝上蒼的眷憐,讓我在最低潮的時刻重訪「鮑德溫書倉」,得到諸多書人的啟迪與呵護。能夠再度用文字留下這些書店風景,就是一種幸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