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散文獎入選前五名

2008/11/06 06:00

【散文獎入選前五名】
廖晉儀〈心猿〉

■呂政達

【散文獎入選前五名】
庸深〈漫長的告別〉

1962年生,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曾長期擔任報社記者、主筆等職務,主要寫作散文,也在《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撰寫親子教育專欄。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宗教文學獎、花蓮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著有《我在打造他的未來》等書。

【散文獎入選前五名】
李永松〈彩虹橋〉

寫作態度:

【散文獎入選前五名】
呂政達 <白雪公主和七矮人>

想認真寫作一篇散文,從構思到完成,必須將自己移出日常生活脈絡,找到個時空膠囊將自己暫時封存。隨著年歲增長,我愈來愈找不到這樣的「封存」,每每帶著我卑微的靈感,定規地到咖啡館寫作,讓卡布奇諾薰染文字。

【散文獎入選前五名】
陳育萱〈塵生〉

然而,寫些什麼呢?依循自我俗民誌的觀點,故事與書寫必得回歸到日常生活經驗,最動人的,也是寫作者最熟悉的經驗。所以,請想像這樣的場景:移出日常生活脈絡方得寫作之人,筆下竟書寫著日常生活的細節。後現代女性主義大師瑪麗.葛根說:「故事唯有存在於故事內。」果然,又是一個種了芭蕉還怨芭蕉者流。

■李永松〈彩虹橋〉

1972年生,台灣師大國文教學研究所,任教於桃園縣大興高中。喜歡教育、自然有機耕作、更喜歡貼近族人的文字創作,作品發表於山海文化雜誌社、台灣文學館、立報、文學台灣雜誌社、印刻出版社等,曾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高雄市文化局文學創作類獎助計畫。

寫作態度:

這篇文章紀念我的一個好朋友,雅衛;嘗試用一種貼近原住民說話方式創作,沒想到能獲得評審青睞。

我相信創作源自於最貼近土地的聲音,除了感謝之外,還是感謝。

■廖晉儀〈心猿〉

1972年生。歷任劇場編導、廣告文案,目前暫斂市儈騷態鶴隱於台大國發所,蠶食亞洲海洋史聊伴生涯蕭條期。曾獲雙溪文學獎、佛光青年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已出版表演藝術評論集《表現的維度》、雜集《討厭》。

寫作態度:

年少時稱寫作是病,不苦則乏味,於是下筆輕生千萬種不曾嘗過的苦,那時以為文屬靈屬苦,便往苦中求。文一旦染苦病,易醫難癒如香港腳,騷雖滿懷萬言難止癢。偶聞黃碧雲自述:「喜歡有年紀的小說,所謂思之淚下」即此。一時頗感詞豔筆綺易得,經年月久之重竟淡如嘴邊痣掌上疤者難。我非有才氣的寫作者,敏求以節制編織歲故。

■庸深〈漫長的告別〉

1981年生,台大法律系畢、新聞所肄,譯有《著作權保護了誰》(商周出版)。

2006年台大藝史所「宋代茶盞特展」策展人、個人攝影劇場展「罅隙」。

目前服務於海運業。

寫作態度:

我只寫現在、過去、未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且因跨越了時間的尺度,只好以明以暗來取譬靈魂的向量。

寫作非為傾己或降神,只為那模糊不清的面目裁剪輪廓,確認這一生在日光下所得之分,然後享樂與犧牲。感覺黑暗中摩頂放踵,滿是人與非人,哪怕響應只是回聲,也知道該怎樣自處、如何過活。

■陳育萱〈塵生〉

1982年生,在彰化鬧區中的一條小巷生長。領受過時報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在家人朋友愛的眷顧下,習慣留意動人的小事,偷偷藏著。缺點很多,但私心希望你們記得的是友善揮手的畫面。

寫作態度:

人們記得的,永遠是他們願意記的,殘忍地暴露真實乃永不可及——每個人都跟夸父一般狼狽不堪——看似追了什麼,卻不能規避隨之而來,不忍逼視的,不可預期的難題。就按捺住替真實和虛構雄辯的意圖罷!因為在人生面前,僅能敬默等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