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交通與警察

2009/01/07 06:00

◎庄腳人

有位退休的資深法界人,最近為探視在日本名古屋大學進修法學博士的孫子,到日本名古屋住了好一陣子。目前因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他原以為日本經濟可能也會跟著不支倒地、蕭條許多。然而擁有兩百多萬人口的名古屋,街道上往來的車輛依然很多,市面上的經濟也很活絡,尤其現今適逢紅葉季節,到處都是很美的景觀,因而讚譽有佳。他說,名古屋街上來往的車輛雖然很多,卻未曾看到交通警察在指揮交通,但交通竟然順暢有序,感到十分稀奇。

筆者數年前曾經受邀到紐西蘭的奧克蘭訪問為期一個禮拜,或拜訪奧克蘭的僑胞,或參觀當地的名勝古蹟及商場,當然皆以車代步。筆者偶然發現在奧克蘭,無論是白種人或毛利人,以至世界各地來的移民,開車速度都很快,但在訪問期間,卻從未看過車禍事件發生,在道路交叉路口雖設有紅綠信號燈,卻一樣沒有警察在指揮交通。筆者曾好奇地詢問當地僑胞,何以大家開車如此快,且沒有警察指揮交通,交通卻能有條不紊,也沒看到車禍發生?僑胞表示,當地開車的人都能遵守交通規則,如果車多、道路壅塞,就會依照先後順序行進,而且大家都會彼此禮讓,不會爭先恐後、任意超車。這是交通安全的關鍵所在,也是文明社會的美德。

反觀台灣,城市的任何街道與交叉路口雖都設有紅綠信號燈,且上下班時段都有交通警察及義警在指揮交通,車子卻依然爭先恐後,不僅造成塞車,又混亂整個交通。吾人以為致使交通紊亂的原因很多,例如交通指示牌的字過小且不夠明確,或對交通安全只採取管制和處罰手段,而沒有另行教育。回憶戰前,當時還設有「交通週」,且有〈交通安全歌〉,每逢交通週,連小學生也都手拿交通安全標語的旗幟,在街道遊行,並邊走邊唱〈交通安全歌〉。這對孩童與學生來說,就是一種交通安全觀念的灌輸,對一般社會大眾更有提醒及警惕的作用。

其次,當前的教育重點放在升學及文憑,對品格修養或公德心的養成,根本不重視。以致擁有高學歷且富有的人,即使開著進口高級車,照樣在街道上與小貨車或計程車爭道,根本不知「禮讓」為何物。即便聽到要急救病患或傷者的救護車鳴笛,也毫不讓路。儘管台灣有被世人譽為「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也步入民主化的自由人權社會,且到處都有高學府的大學設立,然而在交通安全方面卻極度忽略,導致交通險境百出,可以說其實是落伍的文明社會。

另外,以行人專用的斑馬線來說,很多文明的先進國家,當車輛接近斑馬線時,都會暫停讓行人優先通過;行人有感車輛的禮讓,多數人都會快步走過斑馬線,以免讓暫停的車輛等待太久。反觀國內不是人車搶道,就是行人總以緩慢的速度行進,並認為斑馬線是「行人優先」,駕駛若有膽量就衝過來吧。所以國內的交通問題,完全出在「人」極為缺乏公德心的自私本位主義上。

盼望有一天,國內交叉路口的車輛都能照著紅綠燈的指示依序行進,不需要警察及義警的指揮;斑馬線也能配合播放旋律優美的音樂,車輛能禮讓行人,而行人也能尊重車輛且快步通過,不知該有多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