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可以行走的城市 英倫隨筆之七

2009/01/07 06:00

◎王丹

有些城市可以行走,有些城市不能。

我住了四年的洛杉磯,也是不能行走的城市。這樣的城市因為過於廣袤,只能以車代步,到任何一個地點都要開車。並不是沒有公共交通,但是由於距離的關係,那要花費的時間,成本會太高。這樣的城市,街道上看不到什麼人,人,都在車子裡面。這樣的城市也無法行走,面貌因為龐大而顯得模糊,我們無法在行走中觸摸到它的具體的容貌。我過去住過的波士頓倒是沒有洛杉磯這樣的規模,但是繁重的學業牽扯的不僅是腳步,也是一顆願意去行走的優閒的心。因此,很久,十年了吧,我沒有在城市中行走了。

現在搬來倫敦小住,終於,到了一個可以行走的城市了。

倫敦並不是一個規模有限的城市,事實上,它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都會;同時,它的公共交通系統也十分發達。不說別的,它的地下鐵網絡之四通八達,其實本來已經使得長途行走變成沒有必要。然而,住在這樣的城市,你會覺得行走是一種必要的事情。

舉例來說吧:從羅素廣場到查令街,如果乘坐地鐵,其實只是一站的距離,兩分鐘就可以到達。然而會讓你失去很多可以看到的風景:用巨大的彩飾包紮起來充滿節日氣氛的羅素飯店,曾經是英國菁英知識分子的核心區域的布魯姆斯伯利小街上那些灰色古老住宅,大英博物館對門的星巴克,以及周圍那些小小的骨董店和書店。冬日的清晨,街道上人煙稀少,呼出的熱氣讓寒冷以具體的形狀呈現。那些枯敗的高大樹枝編織在都市的天空,落葉已經枯黃但依舊在腳下翻飛。這樣的情景是放棄行走就必須捨棄的,這樣的情景也是我不能捨棄的。

或者,是行走在最為熱鬧時分的都市,街道上的人群熙熙攘攘,你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沉浸在iPod中匆忙而過的學生,神情呆滯坐在教堂的台階上的婦人,單獨一個人站在路邊宣揚無神論的中年胖子,西裝革履而趾高氣揚的白領,還有在嘈雜中自得其樂的兒童。其實,如果能夠靜靜地坐在路邊的咖啡館裡面,細細觀察這些路人並加入自己的想像,很多故事就可以如焉展開吧。大城市就是這樣,充滿了各色的人等,承載了無數的私人敘事。只有走在街上,你才能感受到這樣的豐富。也就是說,只有在這樣的可以行走的城市裡,你才會經由行走體驗到很多乘坐其他交通工具所無法體驗到的,由個人啟動的城市脈搏。

比起住在鄉下的那種安詳靜謐,那種行走帶來的心靈純淨,都市的行走帶給我們的是無限的新發現的可能。即使是走過無數遍的街道,每天也都在變化之中。只要你用心,你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些與昨天不一樣的地方。這,就是在都市中行走的好處吧?我們的生活因此變得如同一場探險:只要你開放心胸,你每天都會有所收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