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異國的異國 英倫隨筆之十

2009/02/04 06:00

◎王丹

不會有很多人有我這樣的心情體驗的:在異國的異國。

異國的感受通常是很容易分辨的,那主要是陌生和新鮮的混合,以及一些面對新世界的孤獨。記得我剛到美國的時候,是典型的到了異國的感覺:語言,文化,朋友,媒體上的話題,以及環境。有時候深夜從圖書館回來,耳機裡放的是在中國時候最愛聽的歌,積雪在路燈下就會顯得格外刺眼,異國的感覺油然而生。不經意間,就會有那麼一些自憐。於是一路恍惚回到住的地方。

異國的感覺其實是很脆弱的,因為人的適應能力超強。何況,全球化以及中國崛起的背景,導致中國沒有世界化,世界倒是有些中國化了。歲月和環境的雙重磨合,在美國的生活,異國的味道已經愈來愈淡薄。大概在波士頓住了四、五年以後,有一次出去開會,回來的時候飛機逐漸下降,熟悉的都市景色鋪開在眼前,忽然之間,不可抑制地,我有了一種回家的溫暖感覺。反覆冒出的一句話,居然是:終於回來了。然後我就覺得很荒誕:這不是分明本來是異國嗎?什麼時候,有了家的感覺呢?而再次有了異國的感覺,就是這次來倫敦小住。

在這裡,異國的異國的感受,完全可以還是用荒誕來形容。這種荒誕就是說,明明就是完全陌生的環境,與自己沒有什麼關聯的一個環境:這裡的超市,各類食品跟中國的,美國的都不太一樣;這裡過馬路,先要向右邊看;這裡的建築,更是讓整個城市對我而言完全是陌生面孔;這裡街上的人,也比美國的街上的人顯得普遍更瘦,更有Style。可是,當我走過我最常去的幾個地方,比如,當我去waterstone書店,去瑜伽課教室,或者去Paddington火車站的時候,因為實在太熟悉,幾乎都不用看路 ,低著頭的我腳步飛快地就轉過街角,進入目的地。這不是很荒誕嗎?明明就已經不是故鄉了,連第二故鄉都算不上了,但是居然,也可以就這樣,熟悉到好像在故鄉一樣。這時,我突然發現,又有了濃厚的異國的感覺。這種感覺在美國久了以後,很久沒有了。異國的感覺對於短暫的旅行者來說,是無法體會的概念,因為陌生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短片,一個點綴,一個驚喜或者失望,而不是生活本身。異國的感覺,一定是在生活中生成出來的,是在反覆的過程中逐漸積聚的。而這種異國的感覺,其實是建立在荒誕的基礎上的。

而當你已經開始接受了異國的現實之後,再到了另外一個異國生活,那種異國的異國的感受,實在就是難得的體驗。你會覺得好像在適應異國的階段過去了之後,當我們已經開始沒有對異國的新鮮感,也沒有那種他鄉的傷感之後,突然,一切,又重新來過。想想看,我們的一生中,重新來過的機會,不是寥若晨星嗎?不管我們多麼期待,但是很多感受,過去了就使過去了,不管是因為年齡還是生存環境,我們其實都很難讓一些感受重新來過。那本來是人生的一大遺憾,是不可抗拒的遺憾。但是,在異國的異國開始生活,那種面對異國的他鄉人的一切感觸,就可以再來一遍。老實說,這是我計畫英國生活的時候沒有想到的紅利。

在異國的異國,好像到了國境之南。然後,一直一直,伸展下去,沒有終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