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拜訪浪漫多元大城------德國科隆

2009/09/02 06:00

鐵橋柵欄邊的情人鎖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駐歐洲特派記者胡蕙寧/德國報導‧攝影

科隆大教堂總是吸引許多旅人到此停留、拍照。

如果要找一個語言跟啤酒用同樣字眼的城市,那絕對是位在德國的科隆。在這裡點當地啤酒時說的是K?lsch,當地的科隆方言也叫做K?lsch,難怪有句笑話形容說,什麼是世界上「唯一能喝的語言」呢?只有K?lsch。

科隆魅力無限,博物館、餐館、街景等皆有看頭。

古龍水發源地 古老西部大城

科隆大教堂外走一圈,這座城市的觀光縮影就在這裡。

這個古龍水(又稱科隆香水)發源地的城市,也是德國最古老的西部大城,在羅馬時代就已建城,最初的名稱為「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是用來紀念當時在萊茵河畔出生的羅馬皇后。沿用至今的名稱科隆,當時其實是羅馬文「殖民地(Colonia)」之意。在羅馬人的開發下,科隆不但在西元50年就成為羅馬帝國的大城市之一,西元80年還開通了人工溝渠,今日走在科隆這座城市裡,羅馬時代的影子依然典雅又美麗。

霍恩索雷倫大橋的行人走道規劃得很寬廣。

來到科隆大教堂,無論是否已入內參觀,強力推薦大家繞著教堂外側走一圈。這一圈不僅會看到教堂外觀的曠古建風,更有許多依附教堂而生的帶狗乞者、席地而坐的龐克族群、正在休息討論的德國警察隊、以表演維生的街頭藝人、穿梭在身旁突然煞車問現在幾點的滑輪青少年、認真掃街的德國帥哥、一群群校外教學的興奮孩童、及來自世界各地川流不息的觀光客,可以說整個科隆的觀光縮影都在這裡,而你也正在其中,投身了科隆的忙碌。

科隆大教堂外觀很讓人驚艷。

風氣開放寬容古城新意象

科隆這個萊茵城市不僅有羅馬城門、城牆遺跡,博物館、教堂、綠地、國際博覽會等景致也相當豐富。此外,科隆在德國各城鎮裡算是同性戀文化接受度較高的大城市,幾乎與柏林齊名,因此同性戀在此非常有名。例如每年舉行的同性戀大遊行、擁有全德國最大的同性戀族群,以及成為同性戀組織的活動基地,都讓科隆人為自己的開放與寬容感到驕傲。

這裡的大學城除了擁有開放的風氣,學生人數更是德國眾多大學城中數一數二多的,約有9萬名大學生長年在市內趕課穿梭,不包括授課師長就占了市民總數約9%,若論一個城市的「學術氣質」,科隆是不會讓人失望的。德國大城的一項特徵就是外籍人數相對偏高,其中又以來工作的土耳其人居多,在這裡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鎔爐的氣氛,甚至漫步街頭就可以體會它的多種風貌。既古又今,有著時間的縱橫感,也有地區與國際化的交叉性。

然而,不可避免的,它還是一個「德國味」很濃的大城。當外鄉汽車在交叉路口猶豫著該如何前進時,立刻就會聽到後頭不耐煩的德國車大聲鳴喇叭。當我們一行人站在紅綠燈前,考慮要往那個方向時,後頭居然也有稍微被擋住的先生,不客氣地用德文碎碎雜唸(大家要都這麼站在路口,我今天怎麼辦完事呢?)嗯,原來在開放自由之外,科隆人畢竟還是德國人,趕起時間來仍然是急躁不認人的。

國際馳名景點 科隆大教堂

在科隆火車站大廳裡抬頭一望,就可以驚看到世界上其他火車站看不到的景觀,那就是科隆大教堂。這是科隆最具指標性的觀光建物,跟許多英國觀光點教堂不同的是,它的底層不但不收門票〈只靠良心捐獻〉,甚至還讓旅客在裡頭隨意拍照。比起太多需要門票又限制拍照的教堂來說,這座內外皆美又壯觀傲人的古蹟,在還沒細看前,就大方得令人感動!

科隆大教堂在1880~1888年之間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築物,外觀讓人驚艷。157公尺的高度也讓它成為德國第二、世界第三高的大教堂,拍攝者得退到某段距離,才能用鏡頭把整個教堂都裝下;它還獲得世界第三大哥德式教堂的美稱,僅次於塞維利亞主教堂和米蘭主教堂。科隆大教堂啟建於13世紀,耗時600多年完工後,後續的修繕從未停息過。過去15年來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曾經岌岌可危地列入瀕危遺產名單,卻又脫離危機「再活」了過來。

教堂內部有著德國最大的中世紀唱詩台,104個座位供在那裡,含括預留給教皇與皇帝的座位,這裡還被認為存放有東方三聖的遺骨,更增加了這座教堂在西方天主教系統內的分量。此外,彩繪玻璃也是教堂內部的美麗特徵,教堂頂端安有少見的12口大鐘,包括最早安上重3.4噸的三王鐘、當年西方最大的10噸重匹雷地歐薩鐘、以及目前教堂內最大、重24噸的聖彼得鐘,只不過500多級的登頂階梯很考驗腳力,想要拼高的人可要吃飽了再去。

浪漫鐵橋情鎖 霍恩索雷倫大橋

科隆市內共有2座鐵路橋、2座高速公路橋與4座公路橋等8座橋段,跨越萊茵河疏通交通量。其中最壯觀也是最巨大的橋段,就是霍恩索雷倫大橋。我在逛完大教堂後出來隨意繞,想看看進出頻繁的火車站後頭長什麼樣,遠遠地就瞧見這座通往中央火車站、號稱歐洲軌道車輛最多的大橋。

這座綠色大橋非常壯觀,不僅得承受繁忙巨大的交通量,人行道也規劃得十分安全寬敞。我在橋邊觀賞附近的綠地、公園與市民生活,拍攝橋頭的人馬雕像時,不經意地瞧見橋邊的鐵柵欄上,有幾處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忍不住好奇走近瞧瞧,居然是一堆堆的情人鎖,用各種款式、花樣,鑲刻上雙方名字,栓在鐵橋柵欄邊上,有些還有標註日期,讓我不禁會心一笑,這座「重」量級大橋居然也有它如此多情又浪漫的一面,還讓我意外巧合地撞上,真是千里有緣來相會呀!

從科隆火車站出來往鐵橋方向的河邊走,立刻可以明白何以這個城市是德國、甚至全歐洲交通的樞紐。它不僅位於萊茵河的交叉口,也是德國

鐵道的重要轉運站。許多北德、北歐的旅客選擇陸走南下至南德或南歐,除了昂貴的直達快車之外,幾乎都得在科隆換車。也正因科隆為交通的樞紐要道,讓這裡成為各國際協會駐地的優選城市,國際間的文化交流相當頻繁,文化中心的美名屹立不搖;即使它曾是個重工業城,到了20世紀後期則是脫胎換骨成德國的媒體中心。

晝夜魅力無限 活力都會之旅

科隆是個很有活力的城市,從博物館、劇院、畫廊、藝術展、餐館、街景到公園,都有可以挑戰的地方。如果沒時間跑太遠,火車站與大教堂旁邊的羅馬日耳曼博物館是個好選擇,進去往時間隧道裡一鑽,可以飽覽羅馬時代與古日耳曼的文物;到了西邊對於古東方的藝術有興趣,可以到東亞藝術博物館看看;想瞧瞧德國大型博覽會的格局,不妨去科隆博覽會見識一番。

與德國很多城市不同的是,科隆有著豐富的夜生活,尤其在週末晚上的市中心,咖啡店、酒館、舞廳、夜總會,總會聚集許多年輕人或學生,熱鬧有聲。

白天走逛城內則有另番感受,看看科隆老城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毀重建的風貌,以及萊茵河左岸市區依照《凡爾賽合約》拆掉要塞所成的內外道綠環、內外加總約占地1,000公頃的綠地,絕對讓人眼睛看得過癮且走到腳痠。此外,也可到城市公園觀賞上百年的飯店,或是藝人挺多的人民公園,兼具休閒、娛樂的快感。若要玩水可到市北的湖區,冬天時可以滑冰,夏天則是潛水、戲水、釣魚、划船都沒問題。

旅遊資訊

◆航班:可搭華航直飛法蘭克福再轉乘火車。

◆簽證:需辦理申根簽證,詳洽德國在台協會,電話:(02)25016188;

網址:http://www.taipei.diplo.de

◆時差:夏季時令慢台灣6小時,冬季時令慢7小時。

◆匯率:一歐元約兌換新台幣47元。

◆相關資訊:

1.科隆官方網站:http://www.koeln.de

2.科隆大教堂網站:http://www.koelner-dom.de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