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成吉思汗歷史論定

2009/11/15 06:00

◎張放

20世紀90年代以前,蒙古人民共和國在蘇聯控制下,人民不敢公開頌揚成吉思汗,也不能把它做為部落標記的氏名。蘇聯解體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蒙古國豎起了成吉思汗的塑像,而且發起了登記姓氏運動,已有數萬蒙古人採用成吉思汗氏族「孛兒只斤」做為自己的姓。

2001年5月,有人稱王姓的成吉思汗後裔族譜在陝西蒲城發現,他們是從河南遷陝的。據說河南的王姓成吉思汗後裔人數甚眾,皆集中河南南陽一帶。

2004年6月13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牛津大學遺傳科學家賽克斯在其有關男性Y染色體研究報告中指出,全世界約有一千六百萬人是成吉思汗後裔,成吉思汗的「超級Y染色體」幾乎遍布亞歐及英倫三島,其中可能有古今英國王室、以及前伊朗王室的家族。這些報導,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核實。但總的來說,成吉思汗這個歷史人物是值得驕傲的。成吉思汗的英雄業蹟,創造了歷史上「13世紀是蒙古人的世紀」。

毛澤東說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鵰」,錯了!

「成吉思」,天賜、堅強、凶猛、偉大之意;「汗」是北方民族對部落首領的尊稱。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出身於蒙古部乞顏.孛兒只斤氏貴族家庭。幼年喪父,青年時歷盡艱辛,鍛鍊出堅強的意志和才能。1205年他統一了蒙古草原,東起呼倫貝爾,西至阿爾泰山。次年建國「大蒙古國」,尊號「成吉思汗」。

過去傳說成吉思汗是文盲。不久前內蒙古大學召開蒙古學研討會上,有學者論文指出:成吉思汗「不但會識字,還能寫字。成吉思汗有一定的維吾爾體蒙古文功底。」他的畫像,大抵是依照13世紀中亞一位學者的文字記述:「一個身材高大,體格魁梧,身體強壯,面部鬍鬚甚少而且已白,具有一雙貓眼的人。」

自1205年起,成吉思汗領導軍隊先後攻滅西夏,擊潰金朝主力,並將金統治區壓迫到黃河以南;在西方征服新疆和貝加爾湖地區諸部落,消滅中亞的西遼和花剌子模,並進襲南俄草原,史書上說他畢生「滅國四十」。成吉思汗領導「大蒙古國」二十年,直到1227年去世,他去世後,他的子孫繼續統治五十二年。在東方滅亡金朝,西方出動十多萬大軍遠征俄羅斯和歐洲。並進軍伊斯蘭世界,侵入巴格達,滅亡阿拉伯阿撥斯帝國,之後占領敘利亞。1260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成為蒙古第五位大汗,於1271年建立元朝。元軍於1276年滅亡南宋,歷時三年後統一了中國。

這位英雄成吉思汗,在13世紀活了六十六年,他對於世界的影響實在不小。他的死,根據《元史》、《蒙古祕史》記載:他在征服西夏旅途中逝世。這和他前一年打獵從馬背摔傷有關,這種說法比較可信;羅馬教廷使節普蘭諾.加賓尼說他死於雷擊;馬可孛羅則說他死於箭傷;最荒謬的清人寫的《蒙古源流》說成吉思汗占有了西夏王妃,這位王妃在侍寢時害死了成吉思汗。

在歷史上,許多人是認為成吉思汗給13世紀的歐亞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這是正確的。因為蒙古軍具有游牧部落戰爭的血腥殘酷特點,所到之處,一片廢墟,血流成河,則是事實。

客觀而論,成吉思汗仍是有貢獻的。他的軍隊衝破了西歐各國的封建堡壘,溝通了儒家、伊斯蘭、基督教三大文明,使世界文化發生交流、融合的氣象。這在西方學者直到如今仍給予他最高的評價。●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