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新宿筆記

2009/11/16 06:00

新宿筆記

◎黃光男 圖◎太陽臉

幾年前來東京做客,都在隆冬時節,雖然可以感受些許冷冽寒意,比之台灣氣溫是夠受的冷,看著跳躍在枝椏上啊啊鳴叫的烏鴉,總把心情搞得不很舒服。哪裡還有冬雪皚皚映蒼茫的詩意等待。

樹影

而今是六月天,我再度來到東京。一出機場,就被一片綠油油的樹林所吸引,看來不是下過雨,沒見著人工一片片地清洗樹葉,卻似塗上一層油般青翠,使力張開已近模糊的老眼,映在眼簾的影像,鮮活如同昨日才迸出的光點,帶著鵝黃綠、青綠或祖母綠,有人說可似碧綠層次在風息吹拂中,展現窈窕姿容,或說是樹林中的夢幻少女,聚精會神在排練一季的仲夏之舞。

設想到市中心的新宿,竟然又感染一大片綠色煙嵐,潔淨無垢的大廈林立裡,濃郁樹影微微露出幾根紅枝,就屋頂古銅色是樹綠影相映的調和外,還一片透析著歷史斑駁的文氣,在百年樹人之後的千古功績。那座明治神宮,是怎樣被建在山丘蕭颯的樹林,竟那麼莊嚴可親。

滿眼濃蔭庇護生靈見煙起,無法辨別樹名與年代的時刻,怎不憂慮它做什麼,或能做什麼,就讓眾鳥棲良木,閒適如緩步過木橋。我沿街看著淡紫色繡球花,拿起相機拍個紀念,信步到新宿古街邊。

回頭定格了青綠廣場後的新美術館,正是華燈初上的鵝黃色光閃閃。那光亮點斜過屋脊,還是明治神宮同牆的樹影,綿密在歷史記事上。在新宿看見六月新綠。

穿透

無法理解的千萬人,在週一上班的當兒,人是往哪裡去了,因為路上行人稀,車輛雖塞但並不太擠,而人呢?莫非有個仙人點化的隱心法?

我沒在意地在上野公園閒晃,看著街角有個造形如花店的精美小屋,走近一看才知道那是駐地派出所,一位盡職的警察正在執勤,也不好打擾,因為他正看著螢光幕的星點,過江之鯽,爭先恐後地往地鐵趕集。哦!這是人啊!為了生活的每一日。

此時,我想起滴水穿石的威力,也看到鵝卵石造形的變化,而人啊!何時也學蟻蟲蛀樹,或蚯蚓鬆土?不!長風息息唯龍柏,雖堅毅如石,卻被呼呼歲月調理成駒身作揖,神采掛在日夜兼程的搖曳裡!

曾走過庭園看湖面,也追溯太湖石的由來,堅硬鋼鐵般的岩峭,何時也被開通了,覆蓋在地底下的穿洞,成為人蟻或蟻人的穿透處!

穿透了的地底,與穿透的人間世,也是人性被穿透的赤裸,現場中的現實,不就是日積月累、古今中外的原相嗎?說什麼堅貞如昔,或是擇善固執,誰又在乎嗷嗷待哺時的饞相!

站在新宿地鐵出口處,看到蠕動的一群生物,原本是人形晃動,卻換成幻影幢幢的無主幽靈。

穿透的,不僅是地鐵網路,也是人性如梭奔忙的真相吧!

名氣

有名,是大家所嚮往之,所謂名傳千里,或流芳百世。然而有名並非全是好事,若有不名之舉,則此名必惡,何來名氣?

「名」加「氣」,當是一股風潮、一項榮譽,也是一種時尚。君不見追星族、哈日族,或哈哈族之類。常令人想不透,意義何在,為何如此瘋狂,如此廢寢忘食?

或者,沒有想清楚的是人性私己的必然。自小就汲汲於各種名氣的追求,功課、工作,或從公職都期待能出類拔萃,或一舉成名。有的人更下了苦工,十載、二十載為的不只是名氣,也為一口氣的心結。

來到東京,使我想起名氣的理想,竟有很複雜的想法,我們是為了與東京藝術大學建姊妹校而來,為何選上這所學校,因為它有名氣、有作為、有增強合作的能量,尤其台藝大的前輩師長們有許多名師是東京藝大的校友,實力堅強、品質優秀,與東京藝大交流,有助台藝大的運道。

巡禮東京城相,都會一週搖晃在熙攘趕路中,總是尋求特殊之處,換句話說,察看有名氣的地方在哪裡。但是東京鐵塔、東京都政府,或是東京高鐵,雖然有名,卻不一定有名氣。於是在旅程晃動中,仍在尋找一處可長可久的景點,即有名氣的文化古蹟。那靜默卻耀眼的明治神宮、淺草寺、上野的博物館群,以及江戶舊城皇居、御花園……它有名氣、有歷史、有氣質,還有讓人流連忘返的故事。

名氣也應用於日用品上,有人以為它是文化產業,果真如此,卻不知名氣中的名牌,才是品質、信度的保證,而不是過度宣傳的虛妄。

思及此,才警覺當下的產品行銷,或各季宣導,並非是事實呈現,而是注入式行銷的拙劣手法,如此這般,「名氣」可信嗎?文創產品可感嗎?我們不禁要問,名氣應該有個客觀標準,可以流芳萬世、不易的真實。

實至名歸,表裡如一,才是永續經營的方法。名氣的追尋在價值的肯定,也在真切深層的調理。即如東京藝術大學在藝術教育界的名氣,和台藝大的奮勵成效,兩校結成姊妹校的效能,將何如!

故舊

近二十年的交往,我認識在博物館界的日本朋友,雖然有千里空間之隔,也有語言上的不便,但一股思念常縈繞腦海。

積極拓展工作範圍,在新的領域中存在向前的衝力,一股回頭張望故舊的激情,卻無法在經驗累積的標示上,停止了一份尋找老朋友的衝動。

我在博物館服務期間,有兩位以前輩無私情懷指導我的美術館館長,是日本美術界摯友,一直令人難以忘懷。一位是原美術館館長,他是企業家,也是現代美術的提倡者,除了具有國際博物館聲望外,對於台灣當代美術發展提供相當前衛的貢獻,正如他的美術館一直就是日本當代美術導航者,品質精良,風格鮮明。

另一位是前熊本美術館的塘添?男館長,他的細心與友善,促進台日文化交流展的機緣,提升兩國之間博物館學的經驗,論述人類之於博物館工作的意義,同時掛記著台灣在文化事業上的國際威望,竭力協助博物館營運朝向正確發展。

對於這兩位朋友,原俊夫先生住在東京,是我們欲在公餘造訪的對象,卻因他突然告知須在醫院治療,錯失見面機會。在他的美術館展場,諸多的參觀瀏覽,正如我過去二十餘年來,每次觀賞現場展品時的激情。而這一次我突然看到室外已長滿青葉的櫻花樹,正在搖曳枝葉打招呼似地上下晃動,一陣輕愁隨風拂過臉頰。涼涼的,也酸酸的。因為我們曾相約在花季,來個櫻花飄落入碗茶的詩興,能早日勃發!

塘添館長住在熊本市,迢迢路遠,只能想念中稍稍梳理思緒,雖是往昔情深已如煙,又能期待什麼嗎?然而夢境般的場景出現,他忽在早餐桌前顯影,彼此大叫一陣,真是故舊何能巧遇適情,莫非念汝深切品味同,於是忘卻旅途孤寂蹣跚的步履,留下不少時辰話滄桑。他已七十七高齡,卻耳聰目明,記憶深情永固。我感謝他的鼓勵,記得他說:他日共憶人間事,唯在情濃情薄間。好個老友共築回憶網絡。

來時有緣,喜壽、米壽共觴飲。故舊老友,何計路遠語未明。再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