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第五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得獎作品輯10之4 關於豆芽的聲音

2009/11/16 06:00

◎林金萱

起早的曙光,悄悄地掀開闃黑的簾角,在窗邊透口氣進來。

氤氳的氣息,恍恍惚惚牽著光影走動。我注視那光影,在紗簾間像亮片閃躲。

那是陽光,篩進一盒女兒從學校寶貝般捧回來,後來卻遭棄置在窗台邊任其長高拉長的綠豆苗,透明的莖脈與淡綠葉片烘熠,竟有著水珠或彩瓷的流光。

豆苗的身軀掩倒在晨曦微風中,像音符搖動,「窸嗦窸嗦」婆娑在紗簾間,仿若一面下著雪的窗,有細碎雪花飄動聲;仿若打開窗,就會聽見彩虹雨的灑水聲。

是的,我聽見那樣恍惚、細碎又遙遠的,彩虹雨的灑水聲……

在白色的異國他鄉,開著暖氣的房間,我小心翼翼地呵護一籠豆芽。那是一個鋁製蒸籠,裡頭墊了紗網,鋪有一層綠豆,豆芽已經冒出頭,像頂著小小綠色鋼盔,吹著小號角,正準備出征的一群小尖兵,勇敢地擠靠在一起。

「窸嗦窸嗦」。我一遍又一遍地灑著水。

一天三次。記憶中,爸爸是這樣地灑著水,清晨、中午、黃昏。不論是刮颱風或下大雨。

每一天都這樣,從扭開的水龍頭開始。

「窸嗦窸嗦」的灑水聲,在每個早晨,像流動的音符,像海浪的碎聲,拍打在夢境的邊緣,從小豬般呼呼大睡不見愛麗絲仙境的夢裡拍醒我。揉著惺忪的睡眼,透過窗櫺,我看見爸爸站在陽光底下,手中抓著塑膠管,灑著的水柱像彎著腰的陣雨,上頭泛著七彩顏色的虹光。

強力的水柱往排列的竹簍裡噴灑,竹簍裡擁擠地睡著一群粗壯白胖,伸著兩隻綠色小手臂的豆芽,白白淨淨的身子在這樣純淨的早晨像我一樣,無限慵懶地打著哈欠。

隨後爸爸會蹲在屋簷下,用竹篩篩掉豆殼,把清理好的豆芽倒回竹簍,綁在腳踏車後座,戴好斗笠,掛上「秤仔」,沿家戶小巷往菜市場出發。

「豆菜!來買豆菜喔——」十足是個做生意的小販那樣兜售。

在那個牛車緩慢爬行,物資貧困的年代,在製糖株式會社當個小職員的爸爸,其實是相當內向且靦腆的,微薄的薪津不足以維繫一家老小,經常捉襟見肘。艱困的環境下他營添副業,總是一大早即起,勤奮盡責地照顧這些一簍簍的生機,然後按捺下讀冊人的「薄面皮」,扯開喉嚨去叫賣,而這樣的打拚和犧牲,對當時食指浩繁的家,換得的其實是多麼微薄的溫飽呀!

那樣的聲音摻進我的飯裡,家裡的三餐,也常常是一盤盤熱騰騰的豆芽菜。

豆芽菜撐過一餐又一餐。吃著豆芽菜,給我無限安定和勇氣,伴著我走過一個又一個盛夏和寒冬,讓我對著不可知的未來勇於追夢。

在冰天雪地的異鄉,我收成的一小撮綠豆芽炒上桌時,我流著淚,對著擺放另一邊空置的碗,夾上一口豆芽菜,喚著已過世的父親:「阿爸,我們吃飯了!」●

【評審意見】

動人的思親之作

◎吳晟

豆芽菜是非常便宜、普遍的日常食物,作者賦予了濃厚的情感,顯得特別珍貴。

豆芽菜有什麼聲音?原來是作者父親每日清晨、中午、黃昏,「照三餐」照顧豆芽,「窸嗦窸嗦」灑水的聲音;原來是父親每天一大早出門,「按捺下讀冊人的薄面皮」,扯開喉嚨沿街叫賣豆芽菜的聲音。這些聲音一一轉化為深切的懷念。文筆細緻,是一篇動人的思親之作。唯文末那一句「對著擺放另一邊空置的碗」,有矯揉造作之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