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小品文得獎作品輯 10之5
奇蹟

2005/11/09 06:00

◎陳維鸚

奇蹟第一次造訪時,我站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前聆聽醫生的診斷:病因不是膽道閉鎖,而是新生兒肝炎。奇蹟輕撫我肩,我以為噩夢將遠離。醫生說有五分之四的寶寶,約五個月後便能自行痊癒,當便便顏色出現鵝黃或墨綠,就是痊癒的徵兆。我變成看兒子便便生活的媽媽,只是並沒有等到預期的結果,便便的顏色由灰轉黑。半夜,含淚送他至地區醫院急診,醫師無法處理,只好駕車狂飆北上,深怕他微弱的氣息不小心斷了線。

經過胃鏡探索,發現已有肝硬化引起的靜脈曲張,醫生證實兒子正是那無法痊癒的五分之一,病名是「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症」,屬於萬分之一機率的罕見疾病,唯一能讓他活下來的辦法就是肝臟移植。

當同齡的孩子正在學習翻身,兒子卻因滿肚腹水翻不過來。當別的孩子學會坐,仰望世界好奇探索,兒子卻天天被迫吞下苦不堪言的藥粉。當別的孩子學會爬,環顧四周蠢蠢欲動,兒子則週週到醫院注射最痛的維他命K1──只為了預防莫名出血。當其他孩子正在學步,準備展翅飛翔,我們則被推進開刀房,開始長達十小時的肝臟移植手術。

奇蹟第二次來找我,他站在病床旁輕聲對我說:手術成功了。那時以為最壞的時機已經過去,我身上新鮮完好的肝臟組織,種在兒子的腹中,今後只需藉助時間之力,以血液灌溉、以養分茁壯,兒子便能重生。

肝臟得以運作完全靠抗排斥藥物壓制免疫系統,當藥物的權力擴大成兒子體內的主宰,細菌、病毒便成了它的臣民,異常細胞則成為遊客。血便的噩夢再度出現,檢查後又被告知另一個奇怪少見的病名:「移植術後淋巴異常增生」,它有個較易了解的別稱叫做「惡性淋巴腫瘤」,或是簡稱「癌症」。

我恨死奇蹟,他反覆玩弄兒子的生命,又佯裝成親密朋友。兒子再次瀕臨死亡邊緣,我不再相信奇蹟。他來敲門,我上鎖,他捎信來,我撕毀。我告訴昏迷的兒子,這世界沒有奇蹟,你只能靠自己。

在這場殘酷激烈的大戰中,兒子三度進出加護病房,經過45天的奮戰,我們終於可以回家。原以為不會再見到奇蹟,臨走前,他來送行,我故意視而不見,眼角餘光卻看到他正微笑揮手。

之後,奇蹟沒有再來,我也忘了他。療程結束後兒子有如脫胎換骨,追趕上同齡孩子的成長速度,惟獨語言遲遲落後,家中牆壁貼滿寫著動物和水果名稱的圖片,我們不斷反覆教誦,但不見效果。正因懷疑兒子聽力受損感到沮喪,他卻坐在馬桶上,望著沉浮在水中的棕色長條狀便便,字正腔圓地說:「蟒蛇!」

不知道兒子是否記得我曾說沒有奇蹟,我錯了,現在他正在窗外看著我們。 ●

■陳維鸚,阿姆斯壯登陸月球那年出生宜蘭,2000年獲得《民生報》兒童文學獎,於是一頭栽進兒童文學流連忘返。去年獲得文建會培土計畫兒童文學組寫作補助,今年獲得2005年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獎優選,最大願望是替孩子們寫出很棒的故事。

得獎感言:

上天關起一扇窗,就會打開另一扇窗,若所有的窗全都封閉,那麼就用自己的力量敲碎阻礙,做一扇窗。過去三年,我一直深信著。

我們的奇蹟是台大醫院醫生與護士們悉心照料以及全家人嘔心瀝血製造出來的,沒有這些元素,就沒有奇蹟。

但最重要的:你必須相信奇蹟的存在。


- 評 - 審 - 意 - 見 -

母愛創造奇蹟
評〈奇蹟〉

◎何懷碩

這篇「小品文」實是一極短篇小說,罹患惡疾的小兒在這位超級好媽媽奮力呵護之下,死裡重生,屢創「奇蹟」。但是病魔弄人,三番兩次玩「奇蹟」遊戲。母親筋疲力盡,「我告訴昏迷的兒子,這世界沒有奇蹟,你只能靠自己。」永不放棄的母親,讓我們領略到創造奇蹟的是永不止息的「母愛」。

作者對醫療、病理很有專業的深度。文章的構思巧妙,以「奇蹟」一「角」貫串整個生死掙扎的故事。「奇蹟」是「疾病」,也是「希望」,而不斷點燃希望之火的,是「母愛」。全文沒有一句濫情的話語,含蓄而有表現力。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