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南藝材創系創作展──在誠懇中摸索 自我感覺超好

2010/09/15 06:00

蕭旭凱手工打造一組可隨時組裝的機器人。(記者王文麟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何忠翰把繪本概念立體化,作品更具想像空間。(記者王文麟攝)

在台北西門町一個小小的地下展場,來自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設計系的20位學生,展示他們學習四年的成果,自嘲地表示,因為南藝學生們長期身處於與外界都會生活迥異的世外桃源,對於當代藝術的創作,有著與時下年輕人不同的自信與價值觀,因此,這次遠赴台北的聯展,就定名為「自我感覺良好」。

其實,藝術創作何嘗不是一種讓「自我感覺良好」的過程?為了感覺良好,因此,過程倍覺艱辛。尤其在「材質創作設計」這個新獨立門系的學生,一方面要努力於材質的實驗與理解,另一方面更要靠著學識與內涵積累,把他們對材質的掌握,轉化為藝術創作。

或許因為南藝大離都會玩樂較遠,學生有更多時間專注於學習,因此,從對材質的掌握來看,無論是陶藝、雕塑或繪畫,都可看出扎扎實實親手練就的真功夫,林柏呈窯燒的陶書,細致到讓人忍不住想翻頁;劉雨瑄以一片片海苔捏成的皮包,彷彿也可帶著去參加晚宴……,精細的手工讓人歎為觀止。

至於在藝術的創意方面,郭儀君以「父母血肉錢」暗喻補教的「非良心事業」;蕭佑任以上一世紀的自殺名曲〈Gloomy Sunday〉發想,手術刀連結著心臟X光片,呈現出一種自我解決想死的憂傷……。

大四生,可能人生的體驗還不夠多,呈現在展場裡的20件作品,在意念上還有著一點點未臻成熟的樸拙之美,但每一件作品的手作特質鮮明而細致,如果說「材質創作設計系」的學習,是一種要親手摸並用心思索的過程,這群學生以誠懇「摸索」的成果,讓人感覺良好!該展覽自即日起至9月19日,在INFIDI SPACE畫廊展出。地址為: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二段89號 B1。詳洽:06-6930702或0989297914。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