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電影太慢

2005/11/13 06:00

◎紀大偉

以前在美國西岸給學生看張國榮和袁詠儀主演的《金枝玉葉》,那群二十歲左右的小朋友嫌片子看起來太土。

當時我吃了一驚。印象中,以前在台灣和朋友討論此片時,話題在於此片「保守」還是「不保守」。原來此片也可以從「土」還是「不土」切入啊。

來了美國東岸,日前再讓這裡的學生看《金枝玉葉》,沒聽見有人嫌它土,反而有些學生表示喜歡。但我再細問,有學生承認,此片「太慢」,用英文說就是「the film is too slow」。

聽見有人說《金枝玉葉》的步調太慢,又讓我吃一驚。

此片極商業化,片長不到二個小時,片中充滿通俗喜劇橋段,角色載歌載舞,情節高潮迭起,為何學生會覺得太慢?有沒有辦法將《金枝玉葉》剪接成為一個節奏更快的版本?我根本想不出來。這批學生還將要看《霸王別姬》、《末代皇帝》等等絕對更慢的「史詩電影」,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撐下去。

在美國,如果有人說一部電影「太慢」,事實上就是在表示「不耐煩」,讓人想要「快」轉看完。

美國人口中的快慢,其實和片子本身的節奏未必相關。

節奏再快的外國電影,也可能被美國人嫌太慢;而許多賣座的好萊塢電影,內容了無新意,顯然拖戲,卻不見得被美國人認為不夠快。

我在這裡並不想再重複「好萊塢專出爛片/美國之外的藝術電影才值得看」這種二元對立的公式,一方面因為這種公式已經是老生常談,另一方面因為此公式並不公允。

但我想要指出,美國人真的太習慣好萊塢電影,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了無障礙,所以就算一部炒冷飯的美國片看起來也不慢。反之,美國之外的電影挑戰了美國人的觀影習慣,美國觀眾必須看字幕(他們超級討厭看見字幕),又要看見不同文化人種,就容易失去耐心。他們就連英國出產的英語片也不感興趣,理由也是太慢(真正的理由,可能是不喜歡英國人的口音,或是對英國毫不關心)。

大多數美國人看電影的胃口都被制約了,嚴重偏食。日本電影紛紛改拍美國版,讓許多亞洲人振奮之餘,我不免想問:這真的值得高興嗎?為何(大多數)美國人不願意直接欣賞日本人演的《七夜怪談》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