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就是這麼吸引人------加拿大多倫多

2010/11/15 06:00

加拿大原住民的雕刻技藝純熟,值得玩味。

撰文˙攝影/薰野

為了慶祝加拿大國慶,於今年7月初在安大略湖展開長達5天的高桅橫帆船展。

著名英國演員皮特˙烏斯蒂諾夫(Peter Ustinov)曾經說道:「多倫多就像是一個瑞士人管理的紐約」(Toronto is like New York, as run by the Swiss),簡而言之,便是讚許多倫多為「改良版」的紐約。

音樂花園被分為6大部份,照片中是前奏曲主題區。

多種族大熔爐文化兼容並蓄

音樂花園座落於多倫多繁忙的市區內,是城裡鬧中取靜的絕佳去處。

在世界大戰過後,政府當局放寬移民限制,許多海外移民便到此落腳。聯合國曾宣稱多倫多為文化最多元的城市,多倫多總人口數超過450萬,其中有來自於170個國家的移民,他們操著100多種不同的母語,一同在這個多元文化的城市裡求生存。這裡有中國城、希臘城、韓國城、小義大利、小波蘭、葡萄牙村等等,若想要享受世界各地的美食,多倫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多倫多對於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態度並不侷限於種族,也包含對於不同性向的人們,這裡的同性戀人口在加拿大的各大城市中傲視群倫,在每年6月底到7月初都會舉辦以同性戀為主題的榮耀週(Pride Week),在2010年夏季才舉辦完第30屆的榮耀週,街瓦巷弄當中常可看見色彩繽紛的彩虹旗,這個城市對於同性戀的友善程度可見一斑。

為何多倫多被視為「改良版」的紐約呢?其一是因為此城市的市容較紐約乾淨、整潔。其二是因為這裡的治安較紐約良好許多,美國許多大城市,諸如紐約、芝加哥等,都有令人聞之生畏的貧民窟(Slum),那些地方搶劫、槍殺的案件頻繁,是觀光客的禁地,若是不幸誤闖,只能自求多福。相較之下,多倫多一年因為槍殺而身亡的市民比車禍喪生(平均一年75個行人)還少,所以到此一遊的遊客們便不必像到紐約一般戒慎恐懼了。

多倫多還曾經獲選為全球禮儀最風行的城市呢!這裡的在地人大多親切、禮貌、周到,不像德國人那樣拘謹,也不像法國人那樣高傲,「富而好禮」一詞,多倫多可說是當之無愧。

魅力城市 多倫多地名由來

多倫多在2009年建城滿175週年,1834年首任市長威廉˙萊恩˙麥肯西(William Lynon Mackenzie)將此城命名為多倫多,意思是聚首之處(meeting place)。在這之前,多倫多為英法殖民地,1756年英法展開逐鹿之戰,1759年英國勝利,多倫多成為英國屬地,但是英國並不看重此地,直到1783年美國獨立過後,多倫多因為軍事戰略的關係,才開始獲得英國政府的重視。

1813年,美軍進攻約克堡壘(約克為多倫多的舊稱),焚燬議會,當地的士兵們同仇敵愾,於1814年攻入華盛頓,焚火燒了美國總統的住處,美方只好趕緊將房子漆成白色的,好遮掩燒焦的木頭,「白宮」一詞也從此廣為流傳。1867年,加拿大脫離英國獨立,多倫多被選為安大略省的首都,然而維多利亞女皇只憑幾張圖畫所留下來的印象,便斷定渥太華更適合作全國的首都,多倫多與此榮耀失之交臂,當地的居民都為之感到憤憤不平。

儘管如此,多倫多的魅力不減,每年依舊吸引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到此一遊,這裡有趣的建築物以及博物館,多得令人眼花撩亂呢!

漫步在雲端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

在杜拜塔竣工之前,台北101曾掛有世界第一高摩天大樓的頭銜,聞名海內外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CN tower)則掛有世界最高的人工結構物的頭銜,雖然世界第一的光環已經不在,但是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仍為多倫多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這座塔有1,815英呎以及5英吋高,如果這數字聽起來太抽象,將其換算為樓層的數目,便是181層樓高,至於上達天「廳」要多少時間呢?不超過一分鐘,只要58秒,平均每秒上升20英呎,速度近似於噴射機起飛的速度呢!

加拿大國家電視塔的獨特之處在於其玻璃地板。漫步在1,122英呎高的玻璃地板上,居高臨下,好似漫步在雲端,所有高聳入天際的大樓都成了一個個麻將小的方塊,濃蔭蔽天的大樹也成了一團團綠油油的棉花糖,許多好奇的小朋友在玻璃地板上蹦蹦跳跳的,玩得十分起勁。別擔心,這玻璃地板經過測試,可以承受85,000磅,也就是近乎14隻大河馬的重量。

值得一提的還有加拿大國家電視塔上的景致。呈兩個半圓形的建築是多倫多的市政府,此建築物在西元1966年竣工,引起不少保守派的批評,算是多倫多早期極具代表性的摩登建築之一。還有安大略湖上以橋和多倫多相通的安省遊樂宮(Ontario Place),這個極受歡迎的遊樂園用地是填海而成的,遊樂設施繁不勝數,有碰碰船、大迷宮、兒童迷你高爾夫,以及戲水專區等等。

城市之肺 音樂花園最具特色

每一座迷人的城市都少不了「綠色的肺」,多倫多市中心最具特色的花園,恐怕非音樂花園(Music Garden)莫屬。談起音樂花園便不得不提起大提琴家馬友友,他自4歲起學習鋼琴與大提琴,練習的往往是巴哈的曲子,而巴哈的大提琴無伴奏樂曲在他的彈奏下總是那麼的溫潤、悅耳。

馬友友說過,巴哈的曲子總讓他聯想到大自然,他認為巴哈是音樂花園裡的園丁。於是乎,他有了將音樂與園藝結合的奇想,他找了波士頓著名的園藝家茱莉莫梅瑟薇(Julie Moir Messervy)合作,希望能將音樂與大自然透過園藝傳遞給波士頓的市民,然而經費不足等種種原因讓波士頓與音樂花園失之交臂。當時任多倫多市長的芭芭菈˙霍爾(Barbara Hall)獲此傳聞之後表示,竭誠歡迎馬友友和茱莉莫梅瑟薇到多倫多來實現他們的夢想,並挪出湖濱中心以西2.5英畝的黃金地段給他們。

這座公園的靈感是來自於巴哈的G大調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公園隨著樂曲的前奏曲(Prelude)、阿列曼德(Allemande)、庫朗特(Courante)、薩拉班德(Sarabande)、小步舞曲(Minuet),以及吉格(Gigue),分為6個小區域。花草樹木有如流動的音符一般點綴著園林,而迂迴的曲徑則像五線譜的高音譜號以及低音譜號恣意穿梭在草叢當中,在小步舞曲區以及吉格區都有露天的表演場地,在夏季有一連串的露天音樂會在此展開,可謂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超現代風格 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館

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館是全加拿大最大的博物館,於1912年竣工,擁有500萬館藏品,常設展覽的內容包羅萬象,是以展示人類文明發展以及大自然的浩瀚生態為2大主題,有西元前850年的木乃伊、大型的恐龍骨幹、明代的墳墓等等,一整天的時間都逛不完。值得一提的是,位於一樓大廳,當地原住民創作的藝術品,那是4根數層樓高的木杆子,上面雕刻著原住民所信仰的神話故事以及吉祥物等等,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藝,令人印象深刻。2樓有礦石的展覽,可以欣賞許多體積龐大,色彩斑斕的珍寶,同時也有小朋友的學習區。今年的重頭戲莫過於秦代的兵馬俑特展,特展到明年1月2日結束。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禮聘當紅的建築師丹尼爾˙李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曾任柏林猶太博物館的建築師),展開了耗時4年,耗資2億加幣的重整計畫,在西元2007年竣工,引起大眾的熱烈關注。李伯斯金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舊有的建築物外加蓋了水晶藝廊,(Michael Lee-Chin Crystal gallery),碩大的幾何圖形方塊連接著古色古香的博物館前身,超現代風格十足,是喜愛現代建築的遊客們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 

旅遊資訊

◆航班:從台灣可搭乘長榮航空直飛多倫多。

◆簽證:需辦理加簽,請洽加拿大駐台北貿易辦事處:http://canada.org.tw/taiwan/menu.aspx

◆匯率:1加幣約兌換新台幣30元。

◆時差:當地與台灣時差慢13小時,夏令時間慢12小時。

◆相關資訊洽詢:

1.加拿大國家電視塔:http://www.cntower.ca/。全票27.99元加幣,65歲以上年長者24.99元加幣,兒童票21.99元加幣,4歲以下兒童免費。

2.安大略皇家博物館:http://www.rom.on.ca/。全票24元加幣,學生以及年長者21元加幣,兒童票16元加幣,3歲以下幼兒免費。

3.音樂公園:http://www.toronto.ca/parks/featured-parks/music-garden/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