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火籠

2011/01/26 06:00

◎庄腳人

台灣的地理位置處於亞熱帶,夏天不會太酷熱,冬天也不會太嚴寒。但因為濕度較高,所以在夏天,即使是同樣熱度,仍感覺比乾燥地區要熱得多;而冬天時,以相同溫度而言,則會感覺比乾燥地區寒冷。台灣的冬溫若降到十度以下,便會覺得冷到「皮皮剉」,但世界上有一些寒帶地區,冬天幾乎都處於零度以下的酷寒,相對來說,在台灣的我們是何等幸福。且台灣素被譽為美麗的寶島,除了有豐足雨量以外,任何植物,例如各種花草、樹木、水果等,都可以種植栽培。

台灣雖多為不冷不熱的溫和氣候,但夏天有時會令人熱到滿身大汗,冬天也可能令人感覺寒冷無比。尤其早期台灣經濟尚不如當前繁榮時,夏、冬兩季的日常生活狀況,真是不堪回想。以夏天來說,當今的家庭幾乎都裝有冷氣,連大眾交通工具的火車、公車、捷運、計程車等,也都有冷氣設備,電影院、醫院、會議廳、賣場等公共場所亦會設置冷氣。早期不但沒有如現今的空調設備,大多數家庭也都沒有冰箱。當年的夏天,常有人叫賣「枝仔冰」,大街小巷中也有許多販賣「剉冰」的冰店,但現在因各色「冰淇淋」等冰品店林立,使得早期的「枝仔冰」攤與「剉冰」店逐漸消失。

至於冬天,因台灣是亞熱帶氣候,所以從建築物以至大眾交通工具,都罕有暖氣設備。所謂罕有,是指高級汽車或富有家庭,以至公司行號的辦公廳等少數地方,才有中央系統的暖氣設備。而一般家庭雖然沒有中央系統的暖氣設備,但在衣著或寢具方面,相較於早期都已有極大的改善。例如現在可身穿毛織的內衣褲,出外有能防風擋雨的風衣或能禦寒的毛織大衣;床鋪有厚厚的底被或毛毯,身上蓋的是羽絨被,且有移動式的電暖器等,使得寢室也能充滿溫暖。

回顧早期台灣以農耕為主的貧窮時代,一到寒冬,大多數農村家庭是將稻草厚厚地鋪於床舖地板(當時叫做草青),其上才鋪有草蓆,來防止夜間睡眠時受寒。但是以稻草鋪在床底防寒的方式,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原來蓬鬆的稻草,就會壓成扎實又平硬的狀態,也就失去了防寒效能。此外,比較富有的人家,會住在日式、有榻榻米的房子裡,而這些富有家庭在日語裡又被稱為「ひばち」(漢字是火鉢),台語叫「火爐」。家人可以圍在「火爐」邊取暖,並燒開水,或燒烤各種食物,相當方便。但大多數民眾,尤其是農村居民,哪裡能有如此奢侈的享受。

當時普遍有種用竹子編成的籠子,籠子裡會放一個素燒的深底碗公(台語),碗公內放些草灰,然後將已著火的木炭放入其中,以此方法取暖的器具叫「火籠」。多數老人到了寒冷的冬季,都會拿個火籠來取暖,即便是夜晚睡覺時,也要將火籠放在棉被裡保暖,以免受寒。然而萬一不小心火籠翻倒了,火籠內的炭火就會將易燃的棉被燒起來,而發生火災。所以火籠在早期貧困社會裡,雖然能取暖,但也帶有危險性。當前因能利用瓦斯或電氣取暖,方便許多,但一不小心仍可能引發火災,因此在使用時還需注意安全。●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