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從趙孟頫開始的書法初旅 〈下〉

2011/03/29 06:00

◎吳鳴

一些朋友聽聞我習趙孟頫,常嗤之以鼻,以為趙孟頫人格卑下,字乃落流俗。說這些話的朋友,大部分未曾學過趙字,唯以民族主義為依歸,令人不勝唏噓。趙孟頫雖為宋朝官家之後,然距宋太祖趙匡胤已是十二代,元朝代興,任官元廷,又有何可指責的?近百年來從國族建構角度書寫的中國歷史教科書,常將民族主義拓展到極致,實殊不可取。指責趙孟頫者,主要因其為宋朝宗室,而在蒙元王朝為官,故貶之曰「人品低下」。故爾雖才華洋溢,書畫雙絕,卻成就不高。此類說法簡直胡說八道,卻是行之有年。殊不知趙孟頫的書畫一直處於極崇高的地位,其繪畫造詣,幾乎所有評論家均承認其乃承先啟後的大宗師,被譽為元朝文人畫最高成就。而書法上的成就尤有目共睹,篆隸楷行草,無一不精。而且也因為趙孟頫,使自宋朝以後漸漸尚意而不重法的書法,方始恢復晉人風韻。

吉諒師父看我練趙字略有幾分神似,建議我上追二王,於是從2007年7月始,轉練王羲之。其初練〈蘭亭序〉,臨馮承素摹本。此本為蘭亭八柱之三,雖為雙鉤摹本,但可能是最接近王羲之〈蘭亭序〉原始字形者。初習時用小沈湖筆「神龍」,寫三公分左右的字;逾月後改用「右將軍」(狼毫,直徑:10mm,出鋒:40mm,總長:280mm),字大小約五公分。

「右將軍」以遼尾純狼毫製成,管口有少量豬鬃加健,不及筆腰,筆桿為黑紫檀,製作甚為考究,亦是我所購諸筆中價格最高者的。在書寫上我幾乎感覺「右將軍」整個筆尖都是鋒,流暢尖挺,書寫各體均得心應手,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款筆。而且因為用料講究,「右將軍」非常耐寫。我後來練魏碑時即用「右將軍」練〈鄭文公碑〉,開兩支筆練了四個月,字大小約八公分,日課三百,總計約寫了三萬六千字,實是耐操好用。但因當時僅購十支,手邊所剩無多,不敢多用。

2007年9月,吉諒師父要我換用「劍舞」(狼毫,直徑:9mm,出鋒:40mm,總長:270mm),此筆鋒長,蓄墨量甚大,蘸一次墨約可寫八至十字,大小約四公分。

劍舞筆桿為紅木,兩端為黑檀,遼尾狼毫,並非全純,主要是為確保筆肚飽滿和彈性,內摻尼龍、牛耳毫加健,但不達筆尖,不影響書寫。此筆收鋒極佳,下墨甚快,乃寫行草之聖品。2007年10月,吉諒師父認為〈蘭亭序〉初階已告一段落,要我改練〈聖教序〉,乃懷仁集王羲之字。這是傳世王羲之作品中字數最多者,約有一千九百餘字,雖是懷仁集字,部分字且用拆字偏旁組合而成,但在王羲之真跡難覓的情況下,〈聖教序〉殆屬較佳之選擇。練〈聖教序〉期間,大部分以劍舞為主,字約四分。

〈聖教序〉約得一千九百餘字,每日新練五十字,並反覆習練已習之字,約莫四十天走完一過。自2007年11月中旬起,每兩日練一通,有時練得多些,三日練兩通,甚至每日練一通,迄2008年1月中,約得五十通,大部分寫於毛邊紙上,亦有書於廣興紙寮黃煥彰所製白玉宣上者。

從2006年7月25日從吉諒師父習字,迄2008年1月下旬,前後歷時約十八個月,所習之字均為行書。本擬舊曆年後習草書,吉諒師父說及早上路吧!2008年1月24日起練王羲之《十七帖》,開始邁向我的草書之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