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淨土之上的黃金國度─日本平泉文化世界遺產

2011/10/03 06:00

中尊寺一景,兩旁杉木均超過300年樹齡。

撰文˙攝影/王昱婷

陡峭的山水風光,體現《佛說阿彌陀經》中極樂國土境界。

「彼佛國土,常作天樂,黃金為地。」11世紀末,奧州(約今日本東北地方)的藤原氏以平泉(今岩手縣平泉町)為據點,從初代清衡開始,直到第四代被源賴朝所滅為止,藤原氏在平泉打造理想中的淨土之國。以中尊寺為主的平泉黃金文化,更在今年6月2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對同屬東日本大震災受災地的岩手縣而言,這項消息點亮了他們得以走向復興的希望之光。

靜靜的夏日時光,讓旅人吸收這片淨土能量。

◎歷經無數戰亂 藤原清衡建中尊寺

無量光院跡,由三代秀衡所建立。

西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一直到1192年源賴朝成立鎌倉幕府的這段時間,稱為平安時代。平安朝前期雖然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但後期接二連三的天災與戰亂,則讓人心惶惶。佛教指陳的「釋迦牟尼佛涅盤後1,500年,是末法時期」,亂世到來的思想讓淨土思想大為流行,人人開始追求死後能遠離塵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平安朝末期的戰亂,更加深了這種思想的流行程度。

藤原家第一代的藤原清衡本人也是經歷了無數戰亂,在戰亂中,同母異父兄弟相殘,清衡雖然取得最終的勝利,但他也受夠了戰爭之苦。清衡決心,要讓戰爭在人世間中消失。

淨土思想中,人世是短暫的虛假,西方有佛名為阿彌陀,祂所在的世界稱為極樂。《佛說阿彌陀經》裡提到「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那裡才是永恆。

清衡首先建立中尊寺,1124年完成了金色堂。中尊寺內的金色堂是以檜木興建而成的。工匠在檜木上仔細地貼上一片片金箔,製造出精細的紋樣,凡人得以沐浴在金光之中,迎接永恆之世。清衡要在此建立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除了法堂的營造,更重視周遭環境庭園的配置。1126年,完成中尊寺主要的塔寺,再2年後,清衡去世,遺體就安葬於金色堂內。

所謂極樂世界,卻是沒有人見過的世界。平泉文化的淨土庭園不似佛經所言是四方形的寶池,而是融入日本傳統庭園的設計樣式,調和自然的優美庭園。藤原一族以平泉為中心據點,除了這裡是水陸交通要道以外,更因為這裡是以北上川灌溉而成的大榖倉。不只是以京都為範本的單純模仿,藤原一族歷經百年、花費無數財富,融入了自我獨特的思維,所形成的平泉淨土文化,是日本唯一的平泉文化,也是一個幽玄的淨土世界。

◎平泉文化遺產 內含5個據點

平泉文化遺產包含中尊寺在內的5個據點,全名為「平泉─表現佛國土(淨土)的建築.庭園以及考古學的遺跡群」,建築均面向西方,因此在三代秀衡所建的無量光院遺跡中仍可見以松樹構成的南北軸線。這個由藤原一族獨力打造而成的獨特淨土文化,除了寺院建築以外,周遭山林的整備,東方的束稻山更有不輸給奈良吉野山的櫻林造景。

藤原一族歷經4代後,即因源賴朝的討伐而滅亡。傳遞和平永恆的平泉文化建築卻幾經戰火燒燬,但歷代重建不輟。700年後,明治天皇親自看過平泉文化,日本政府開始了以國家力量介入保留的復興工程。2001年,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候補,但在2008年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時,登錄不成功。2011年5月,東日本震災2個多月後,傳來重新審查平泉文化遺址的消息,帶給受災地相當大的鼓舞。2011年6月25日的審查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平泉文化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不過原計畫中的柳之御所遺跡、長者之原廢寺跡、白鳥館遺跡、達谷窟、骨寺村莊園遺跡雖已被整備為史跡公園,此次未被列入文化遺產範圍,日本政府也打算持續向教科文組織申請,期望能全被列為文化遺產的一部份。

中尊寺.毛越寺.金雞山

中尊寺是平泉文化最重要的建築,是由初代清衡於12世紀初時所建立的寺院。清衡祈求和平,寄望人世間不再有戰爭的建築。包含金色堂在內,有3,000多樣被日本政府列為國家重要文物財的寶物在其中,可說完整保留了平安後期日本的傳統工藝技術。

中尊寺的表參道被稱為月見坂,兩旁杉木均超過300年樹齡,通過這些樹緩緩走在通道上,抵達本堂,彷佛是連結現代與過去的通道。藤原一族三代遺體以及四代的首級如今仍然保存在中尊寺金色堂內。金色堂是集結了當時一流的工匠所興建,金銀、蒔繪以及螺鈿等工藝技術,讓金色堂散發洗練的莊嚴美感。

從平泉站走路不用10分鐘就可抵達毛越寺,這是二代基衡所營造的淨土寺院。雖然寺院本體己經不是藤原時期的建築,而是燒失之後再重新興建。但其庭園則是維持當初的原貌,是日本少數淨土庭園中最大的,也罕見的被日本政府同時指定為特別史跡以及特別名勝。池子以日本傳統庭園為元素,強調與自然的調和,呈現日式庭園的曲線柔和之美,光線映照池面,閃閃發光,靜靜的古今交往。而這同時也是平安時代庭園式樣的代表作。幾乎位於中尊寺以及毛越寺之間的金雞山,相傳地底下埋藏有守護平泉的雌雄同體的黃金之雞。歷代藤原氏都在山頂建有經塚,是重要的信仰之山。當17世紀俳句詩人松尾芭蕉來到此地時,己經什麼也沒有留下,只有山靜靜佇立。

無量光院跡.觀自在王院跡

三代秀衡所建立的無量光院,如今只剩遺跡。從初代清衡所承襲而來的佛教淨土思想,期盼建立一個平和的世界,其終極表現據說盡在無量光院中。這棟寺院是仿京都宇治平等院的鳳凰堂,10日圓銅板上的建築物即是鳳凰堂。同樣是以淨土之上的概念所建造的無量光院,其本堂呈現了極樂世界的說法,據說是最能呈現淨土庭園形態的建築。

位於毛越寺之東,相傳是由二代基衡的妻子所建的觀自在王院,是以位於池水中央的舞鶴為中心的淨土庭園,北邊設有阿彌陀堂,現在南門以及西側己完成整備,成為史跡公園。

藤原一族歷經百年,不惜大量的金錢與精力,開山挖掘,建立平泉文化。但是平泉在失去藤原一族的保護後,先是1266年的毛越寺內的圓隆寺被毀,再來是1337年的中尊寺主要塔堂燒失,一直到1600年時,平泉文化僅剩目前所能見到的形態。過往的建築雖已消失,但庭園以及周遭的田地卻仍保留良好的狀態。平泉文化所要傳達的不僅是過往的榮華,也強調與現世所連結的和平祈願之共同價值。

高館義經堂

高館義經堂雖不在世界文化遺產的內容中,卻位於平泉文化遺址內,義經不僅是最被日本人所知曉且崇拜的英雄,同時與奧州藤原一族有密切的關係。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結束平安朝,源賴朝的異母弟義經在壇之浦一役中徹底擊潰平家軍隊,更是奠定了幕府勢力的一大關鍵。《平家物語》一開始是這樣寫的:「祗園精舍鐘聲響,響出諸行本無常。娑羅雙樹花之色,顯現盛者必衰理。驕者必敗不長久,宛如春夜夢一般。勇者猛將終將亡,如同風中塵土揚。」

《平家物語》是日本古典文學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深深影響日本人的哲學觀。平家物語及義經的故事,多次被《NHK》大河劇搬上螢幕,而2012年大河劇也己決定是《平清盛》一劇。《平家物語》的卷頭詩,不僅是在說平家一門在平清盛時代達到權力鼎盛,卻在平清盛死後其勢力如強風吹散一般消失殆盡,但這首詩何嘗不也是義經悲慘命運的寫照?

義經的驍勇善戰引來源賴朝的猜忌,因源賴朝的追殺令,義經從京都一路逃亡,最後來到東北奧州,受到三代秀衡的庇護而在此暫時安歇。但秀衡死後,其子泰衡受不了源賴朝的壓力,而反襲義經,義經最後選擇與妻兒在此自殺。但之後藤原氏仍被源賴朝所滅,一世紀的榮華成為灰飛幻影,如今義經堂與中尊寺同樣俯瞰著北上川,以及山腳下的平泉町。義經堂雖然不是世界遺產的一部份,但每年仍有不少遊客前來憑弔。

日本知名俳句詩人松尾芭蕉在其奧之細道之旅中,看到平泉淨土文化以及義經埋骨之地,也不禁吟詠出了「夏草や兵どもが夢の跡」(過往武士們曾在此做著征戰天下的美夢,如今這片不知名的土地卻僅餘夏草之綠)這個千古名句。

穿越800年時空 清淨蓮華

明治初期,日本政府開始進行平泉文化遺址的考古挖掘計畫,其中藤原氏的遺體研究是其重大學術計畫之一。1950年,研究人員在四代泰衡的首級桶中發現了上百顆蓮花種子,其中5粒由研究蓮花的大賀一郎博士帶回,後由大賀一郎的學生長島時子教授培育,終於在1998年發芽開花。

這種花朵帶著淡紅色的蓮花,穿越800年時空,如今盛放在中尊寺境內,同時也被重新命名為中尊寺蓮,每於6月底前後是其花期。

旅遊資訊

◆航班:目前無直飛航班,可搭機從東京轉東北新幹線往一之關,再搭JR東北本線前往平泉。岩手花卷機場未來不定期會有包機航班。也可選擇飛往關西大阪再轉乘日本航空飛往花卷機場。日本航空從今年4月起,國際航線經濟艙行李限重開放為2件46公斤上限,當天內轉乘國內線,行李限重與國際線同樣。

◆簽證:免簽證。

◆匯率:新台幣1元約兌換2.5日圓。

◆時差:比台灣快1小時。

◆相關資訊洽詢:岩手縣教育委員會事務局生涯學習文化課(世界遺產)http://www.pref.iwate.jp/~hp0907/。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