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後殖民小說教父
印度:塞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1947-)

2006/01/12 06:00

當代名家群像系列35 ◎宋國誠

有「後殖民小說教父」之稱的塞爾曼.魯西迪,數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以諾貝爾獎一向頒給啼聲初試的新銳作家來看,魯西迪聲名遠播的地位,實際上也已無需諾貝爾文學獎的添花或加冕。魯西迪出身印度孟買,早年赴英求學,獲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碩士,1988年因出版《魔鬼詩篇》(Satanic Verse)遭致回教什葉派領袖柯梅尼下達全球追殺令,在經歷為躲避追殺而長達10年的隱居之後,現定居美國。

魯西迪的作品具有寬闊的歷史深度和政治意涵,多面性涉及歷史史詩、政治批評、第三世界民族敘事、身分認同、文化混雜、離散書寫、國協文學領域。他自稱「政治小說家」,作品充滿反官方話語的政治激情,每一次的寫作就像經歷一場政治豪賭,一再引起民族官僚政權的忿恨。《午夜之子》(1981)寫於印度獨立初期的黑暗年代,一部罕見的「大型歷史政治小說」。小說的兩個主角撒利姆.撒奈伊(Saleem Sinai)和濕婆(Shiva)的競爭,分別代表希望與黑暗的對立。這是一部帶有魔幻光怪色彩,又帶有重建平民歷史話語的「辣醬之作」,展現了魯西迪豐富的歷史想像和諷刺能力,他以多元論和混雜性對中心論和經典論進行挑戰,通過模糊真實與虛構的界線,以創造性的荒謬挑戰種族教義和宗教神諭的頑固性。

《魔鬼詩篇》是一部以魔幻現實手法寫成的宗教反諷文本,魯西迪挖苦宗教的癖好在這部小說中發揮得淋漓盡至。兩個中年男子從一部空中爆炸的飛機向下墜落,離奇而爭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刻意取名與真主首席天使同名的英吉列(GibreelFarishta),和一個同樣刻意與穆罕默德諧音的商人魔罕德(Mahound)之間。實際上,「魔罕德」是一個極度敏感的字眼,它一直是中世紀以來歐洲宗教劇本用來諷刺穆罕默德的「穢語」。魯西迪似乎刻意挑起十字軍東征以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新仇舊恨。小說中,將一位患有痲瘋病的預言家取名阿伊莎(Ayesha),它與穆罕默德最年輕而寵愛的妻子同名,魯西迪宗教反諷的狂野和放肆,再再引起回教世界至今難以嚥下的怒氣。

1991年的《想像的故土》是一部「世界主義─後殖民批評」的重要文集,魯西迪批評了一種以血統為靠山的文化頑固主義(ironies of culture),它做為殖民政治的殘餘,是當今世界上最危險的思想,是製造集中營和掀起戰爭的禍根。魯西迪自稱文化的混血兒、歷史的私生子,他努力倡導一種以混雜、不純、混合、重組、移動、越界等概念為組合的「文化移植論」(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1995年的《摩爾人的最後歎息》(The Moor'sLast Sigh)是一部大型家族史詩小說。「摩爾」是指一種「早熟人」,生理成長時間比一般人快兩倍,魯西迪刻意塑造摩拉耶斯.佐格意比(MoraesZogoiby)這一奇特的人物,一個混合著父親猷太血統、犯罪頭目和天主教藝術家母親的「怪胎」,以摩爾的身世和奇聞怪譚來比喻政治勢力錯綜複雜以及種族、文化、宗教混亂交雜的印度歷史。

魯西迪的貢獻和在於建立了「魔幻寓言體」的後殖民文學,實現了從邊緣「回寫帝國」的解殖策略。魯西迪是這個全球移民時代永遠的過客,既是母國族人的叛逆者,也是西方帝國文化莊園的入侵者,他以一個文化鑣客的姿態,在帝國文學的中心建立了一座「後殖民嗆聲」的堡壘。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