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隨筆台灣日子】 阿搭嘛控古力

2012/05/06 06:00

◎木下諄一

「阿搭嘛控古力(ATAMA CONCRETE)」這句日本話,就算是完全不懂日文的台灣人,對它也一定不陌生吧。「阿搭嘛」是日文「頭」的意思,「控古力」則是混凝土。這句應該可以列入台灣最為人所知的日本話之一了。

奇妙的是,這麼有名的一句話,到目前為止,我在日本卻連一次也沒聽過。或許我這麼說,在台灣的各位根本不會相信,反而會問:「怎麼可能?那不是日文嗎?」很抱歉,我搜尋腦中的記憶庫,完全沒有任何聽過的印象。

儘管沒聽過,我倒是很能理解它的意思,而且相當有感覺。

在日本,說到一個人腦筋很頑固、轉不過來,不是用「控古力」(混凝土),而是用「石頭」來形容。我覺得「阿搭嘛控古力」比喻得更為傳神,一聽便有畫面。

類似這樣的日本話在不知不覺中融入台灣人生活的例子俯拾皆是。

詞彙也是一樣。原本只是日文的詞彙,漸漸地演變成中文的語詞。我來台灣之後,特別是最近幾年,已經有相當多的日文在台灣取得了公民權。像是「激安」、「集點」、「人妻」、「素人」……不勝枚舉,這些全是以往在台灣所不曾見過的。

附帶一提,以常在量販店大拍賣期間所插的廣告旗幟上見到的「激安」為例,「安」在日語是「便宜」的意思,而「激安」等於「超級便宜」。若真硬要以中文來說明「安」,便解釋不通。另舉一例,「集點」的「點」是指「點數」,也是日文的用法。若要以中文來表達,「集分」或許更為恰當。

總之,這些詞用中文的觀點是很難理解的。儘管如此,在大街上還是經常會看見。我猜應該是當初的人不想多花腦筋,便從日文直接引用,成為新的語詞,原裝進口,保留原汁原味。能如此大膽突破,是台灣厲害的地方。

另外有些詞彙因為漢字的關係,從日本引進之後,詞意產生變化,反而成為台灣特有的新名詞。

「宅男」便是其中之一。

「宅男」在日文的原詞是「御宅」,使用的歷史相當早,大約在三十多年前開始。它是指某些人對事物的著迷程度遠超過一般人,稱得上是癡迷狂。由於他們迷戀的事物多屬於卡通、科幻、模型、火車等次文化,常被人們以瞧不起的口吻,封以「怪人」的稱號。

至於為什麼這樣的人會被稱為「御宅」呢?這理由倒不是因為他們喜歡窩在家裡討厭出門(其實他們還滿常不在家,跑東跑西、交換情報)。一般來說,日本人稱呼對方的方式,大多是以姓氏稱「某某さん(SAN)」。而這個族群的人特別偏好用「御宅」一詞(是一種對「您府上」的敬稱,也可以是「您」的意思),總是左一句「御宅」、右一句「御宅」、「『御宅』如何如何……」,老掛在嘴邊。

兩個不同地區的人民來來去去,交流日增,於是詞彙互用的現象也隨之頻繁。尤其台灣與日本都是使用漢字的國家,此種現象也就愈發顯著。身為日本人的我樂見這些熟悉的詞彙直接被使用,但同時也會有腦袋發生混亂、分不清何地該用哪個詞的狀況。

有趣的是,近來「阿搭嘛控古力」這個詞我用得還滿順的,也沒有一點彆扭的感覺。某一次回到日本,與日本朋友聊天的時候,不覺迸出「阿搭嘛控古力」。友人先是一愣,然後回答「你用的詞還挺鮮的」。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外國製日語登陸日本的逆輸入現象會隨著兩地人民的頻繁往來,逐漸蔓延扎根。●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