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Getty中心重新出發

2006/02/22 06:00

◎王丹

美國東岸的人喜歡笑話西岸(尤其是洛杉磯)「沒有文化」。比起紐約的五色繽紛,波士頓的書香門第,華盛頓的政治空氣,洛杉磯似乎也真的有點土。不過在我看來,好在,我們(洛杉磯)還有個蓋提美術館(Getty Museum)。

這個從我住的地方可以遙遙看到的,座落在Santa Monica山脈上的白色建築群,是英國富商Paul Getty的大手筆。1983年,J.Paul Getty Trust(蓋提信託基金)在Santa Monica山麓的丘陵地帶,購置了大約304萬平方公尺的土地,聘請歐洲著名設計師Richard Mei建造了結合建築,藝術收藏和園林為一體的蓋提美術館。這個耗資巨大的美術館對外完全免費開放,很快就成了洛杉磯的文化藝術「地標」之一,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參觀。

蓋提中心近年來流年不利,風波不斷。先是在1 9 9 6 年, G e t t yMuseum獲得300多件來自古希臘羅馬的文物,它們來自Lawrence AndBarbara Fleischman夫婦的收藏,本來準備放在設立於洛杉磯富豪住宅區馬里布(Malibu)即將開幕的蓋提別墅(Getty Villa)裡。但是,現在這批文物已經成了「文化掠奪」的代名詞,館長Marion True面對在羅馬開庭的審判,並已經因此而辭去了館長的職務。

接著是蓋提基金會的主席兼執行長Barry Munitz因為長期信任的主要助手行為風格飽受爭議,而與為之不滿的董事們槓上,今年2月9日被迫宣布辭職,導致蓋提中心面臨人事大變動。

不過對於蓋提中心來說,也有大喜事,那就是蓋提別墅在整修數年之後重新對外開放。這在洛杉磯可是一件大事,很多人聞風而至,爭相參觀。由於該別墅位於富人區,那裡的居民對於驟然增加的人潮十分頭痛,於是在原居民強力要求之下,別墅的開放採取預約制度以限制人數。上週我去預約參觀,各位猜怎麼樣──已經排滿到了7月!其盛況與轟動的程度可見一斑。

隨著蓋提別墅重新開放和B a r r yMunitz的去職,蓋提中心其實正好面臨一個新的出發點。因為Munitz長期領導下的蓋提系統已經受到很多批評,比如領導者缺乏進取心,導致現在的美術館領域狹窄,至今仍然很少有現代繪畫,建築以及非西方藝術品的展覽;而且,做為文化中心,蓋提美術館的活躍程度也有待提高。

我過去住在波士頓,那裡著名的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每週都有大量的講座,研討會,電影等活動,還設立藝術類獎學金,並積極走入波士頓社區參加藝術推廣活動。相比之下,蓋提美術館像是一個年邁的貴族,局限在洛杉磯地區,遠遠沒有發揮它的潛能。

做為蓋提美術館的鄰居,我真的很希望它能重新出發,洗刷洛杉磯「沒有文化」的污名,讓我這個洛杉磯人也臉上有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