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旅遊】河岸人生─英國泰恩河

2012/06/19 06:00

羅馬要塞「賽格杜納」是佔地17,000平方公尺的博物館。裡頭可以看到羅馬人怎麼開通下水道,輸入熱水進公共澡堂。

撰文˙攝影/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

泰恩河上獲得了造型獎的千禧橋,當船隻要經過時,整個人走的橋面會被向上拉起,又稱為「眨眼橋」。

來到英格蘭東北邊,絕對不能忽視的一條河就是泰恩河(River Tyne)。這條在地區上被分為南北河段的東北大河川,引渡出整個英國北方的生活文化與歷史鄉鎮,想要認識倫敦以北的英國,泰恩河會是一個很好的入口。

泰恩河口鎮緊握河出北海口,風景絕佳,市鎮上不少老建築物也是路上賞眼的好看處。

◎運煤要河 看盡榮枯

泰恩河水世紀潺潺伴英北的成長,地貌從草原、岩石、森林、礦場到現代的高樓全都見證過。

北泰恩河從蘇格蘭邊界開始源發,一路經過基德湖(Kielder Water)、基德森林往南下。這條河伴隨著英北的成長,從維京人、羅馬人、蘇格蘭人到英格蘭人,長城跟城堡蓋了又倒,倒了又蓋,地貌從草原、岩石、森林、礦場到現代的高樓,泰恩河水世紀潺潺全都見證過。

這條河不僅曾是礦業的東北運輸航道,到今天面對整個進出北海的客、貨船,泰恩河每天都張口吐納接待。人們至今依然喜歡到河邊散步走動,英國人特愛的船上派對,在停靠河邊的中、大型輪船上總不歇。在100公里長的河川上,來客可以見到數十座風貌獨特的大橋聳立。在鷺鷥環飛、帆船灣駛的襯托下,這條河的景觀經常如畫。

從13到20世紀末期,泰恩河最重要的任務是運載沿途開採的煤礦,這個任務為沿途居民帶來生計跟繁榮。沿岸不少老教堂外貌黝黑無比,那就是臨靠煤礦場,鎮日受黑煤煙薰所致。這在現代的今天不但沒人去擦拭它,那一身髒黑還成為過去榮光標誌。

礦業帶給泰恩河的興榮,不但在橋段的數目上看得出來,河面下的隧道更是讓當地人津津樂道。泰恩隧道(Tyne Tunnel)在河底下連通河的南北兩岸,共分3條,分別通汽車、行人與腳踏車。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親來主持開通儀式,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通車的行車隧道,每天行車量25,000台,直直穿過河面下長達一公里,走在裡頭很有進入另一種空間的虛渺感,尤其當你想到河水就在上頭流、河面上還有船行過。

泰恩腳踏車隧道是全英國第一條專供腳踏車行走的河底隧道,每天有高達20,000人次的進出量,跟行人隧道平行而立,就位在河床約12公尺下方,以60多年高齡被列在英國二級建築保護中。值得稱道的還有從地底升路面的電扶梯,到現在還在使用1951年的原建構。當年建造時,以垂直26公尺、全長61公尺還創下全世界單升電扶梯的最高紀錄,直到今天,還維持著全球最長木製電扶梯的美名呢!

羅馬要塞 賽格杜納博物館

在泰恩河沿線逛鎮,不難找到當年羅馬人爭戰的足跡,像是羅馬要塞「賽格杜納(Segedunum)」就是當年北方黑卓林思牆(Hadrian’s Wall)的東入口大門,現在稱為「牆尾(Wallsend)」的地區。所在地的新堡市政府經過多年收購整合,終於將所有上頭的民家都遷出來,空出17,000平方公尺的地造就一片大博物館。旁邊還建造出一棟35公尺的高塔,讓來客可以上去高瞰整個當年的要塞。

「賽格杜納」原意是堅強的碉堡,來到這裡立刻可以明白羅馬人找要塞的居心,因為這裡離河岸近,甚至東南端直接就下到水岸邊,在當時掌握水權就掌握交通跟運輸權的時代特別重要。這裡當做羅馬駐軍要塞約300年之久,裡頭最珍貴的不僅是羅馬駐軍的生活模式,還有當年非常先進的泡澡文化,也被羅馬人帶進了英國。

在賽格杜納博物館裡,可以看到羅馬人怎麼開通下水道,輸入熱水進公共澡堂,讓爭戰辛苦的士兵泡個溫暖的澡。最奇特的是軍事澡堂有著泡澡兼公廁的多功能設計,也就是在公共澡堂裡,靠牆沿邊設計出的座位上中間都挖空,讓光溜溜的羅馬武士可以直接坐在上頭如廁聊天,然後再去泡澡,這在122年左右的年代,確實是非常先進的設計。

有證據顯示,當年這個駐防要塞的周圍有著村落圍繞。可惜的是,這個要塞現在頂多只看得到一點地基跟殘牆,除了博物館中有模型跟畫像提供實景外,不少現場都需要來客自己遙對當年發揮想像。

特色吸睛 3座知名橋樑

泰恩河上過去最著名的橋,就是泰恩橋(Tyne Bridge),曾經一度是英格蘭北方的地標。每當北邊年節有盛事,這座橋不是集合點就是終點站,連跨年晚會都有它自己的表演,請人上橋吊鋼絲或跳大舞。這座橋在1928年就由英王喬治五世開橋,當時還是全球最長的一座單跨長橋。

獨霸70多年的泰恩橋即使丰采依舊,卻在千禧年之後,硬是被鄰近的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搶走了部份風光。這座獲得了造型獎的千禧橋雖然比泰恩橋矮了一點,遠看就是一座白色半原狀高橋,還只供行人與腳踏車行走,近看才發現當船隻要經過時,整個人走的橋面會被向上拉起,像是閉上眼睛般,讓船隻從下頭經過。這座噱頭十足的吊橋因此又稱為「眨眼橋」,每當要吊起橋座「眨眼」時,都會引起路人興奮地圍觀搶拍。

泰恩河上第3座最有特色的橋應該是「搖擺橋(Swing Bridge)」。這座橋比前兩座都矮很多,橋面呈紅主色襯白邊色,每當船隻要經過時,就會從中間斷開來,一頭向左一頭向右各岔開90度空間讓船通過。驅動岔開斷橋的動力來自電唧筒,在19世紀中期的老橋段時期就開用,這是由當時北方最具影響力的貴族威廉‧阿姆斯壯(William Armstrong)自己設計並出資興建。這座橋所在的位置,很可能在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有橋樑搭建過。

順遊推薦 沿河小鎮風光

泰恩河沿岸的最大城市新堡是個道地的不夜城,很多英國男女婚前的單身派對,都喜歡來這裡舉行。若是喜歡原味一點的英國鄉鎮風光,泰恩河口鎮(Tynemouth)、蔻爾橋鎮(Corbridge)以及威特立灣(Whitley Bay)就都是上選好去處。

蔻爾橋是一個真正美麗的河畔小鎮,附近的羅馬軍出土遺跡不少,在鎮上的博物館中都可以看到。綠樹成蔭是這個市鎮的美點之一,17世紀的橋段以及可以回溯到14世紀的老建物也是觀光看點。我個人更偏向去附近的草原晃晃,那上頭有北方特有的植物跟風情,慢慢走來可以想像老英國古文學裡,那些人物在下午茶之前,來一趟散步聊天的心情。

泰恩河口鎮是大小船出入的泰恩河入海鎮,也是東北英國人要去玩北海的最佳選擇地。這裡週末必有的是老少咸宜的跳蚤市場,逛完就直接去海邊,一整片沙岸是孩子們追逐的天堂。要更靠近海一點,近旁一道長達一公里的防波堤,會直直地帶你走進北海裡。不想去防波堤上頭吹大風,可以就站在懸崖高處的泰恩河口城堡上(Tynemouth Castle),端詳北海一望無際的天涯。

從這裡下望左右都是美麗的岩石或沙岸,城堡下面直探深海的懸崖上,到處是海鷗家族棲息的巢穴。這裡飛鳥漫天、海風鹹味,全都是大自然的原味。岸邊可以找到一個「藍礁水族館(Blue Reef Aquarium)」,喜歡深海卻不想下海的人,可以進去參觀。面海朝左岸前進,約4、50分鐘的腳程可以抵達聖瑪麗燈塔,在那裡可以體會漲潮退潮中,燈塔獨立孤島的寂寞之美。離開海邊走進市鎮,不少老建築物則是路上賞眼的好看處。

旅遊資訊

◆航班:可搭長榮至倫敦再轉火車或長程巴士前往。

◆簽證:前往英國免簽證,但須帶妥通關文件。

◆時差:夏令時間比台灣晚7小時。

◆匯率:一英鎊約換新台幣47元。

◆相關資訊洽詢:

1.泰恩河http://www.visitnewcastle.com/newcastle-river-tyne.php

2.賽格杜納http://www.twmuseums.org.uk/segedunum/

3.泰恩河口鎮http://www.tyne-wear-tees.co.uk/tynemouth.htm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