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我閱讀生涯的開端(下)

2012/07/11 06:00

◎王丹

四、台灣的文學淵源:從初中開始接觸台灣的藝文作品。當時比較流行的包括白先勇的小說,楊牧、鄭愁予、商禽等人的現代詩,木吉他樂隊、劉文正、鄧麗君等的流行音樂。

中國大陸在80年代初,藝文作品還無法擺脫與現實政治的緊密關係,儘管已經批判了所謂「高大全」的革命現實主義文學,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改革文學」,說到底還是為另一種意識形態服務――儘管是一種相對進步的意識形態。但是像我這樣對社會與政治還不敏感的青少年來說,這樣的文學顯得生硬而遙遠。相比之下,台灣的文學和音樂作品的溫情,個人化和唯美的特點就格外打動人心。多年以後,只要有機會講到自己的文學之路,我都會回溯到台灣文學的影響,這絕不是因為我現在與台灣關係密切,而是因為台灣文學開啟了我的現代詩寫作的興趣。至今,我已經出版了三本詩集,也有過一些對我的詩歌的評論,但是如果讓我自己總結自己的詩歌作品的特色,我會說是從結構到語言,從風格到節奏,都充滿了台灣現代詩和現代民謠的影響。

五、世界文學名著:最早接觸的世界文學名著,是奇幻文學的部分,如《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和《一千零一夜》,但是慢慢的,我開始被歐洲文學深深吸引。法國的巴爾札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和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1870),波蘭的顯克微支(Henryk Adam Aleksander Pius Sienkiewicz,1846-1916),美國的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英國的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和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這些作家的作品,例如《高老頭》、《簡愛》、《九三年》、《復活》等,對我來說,無異於打開一個奇異世界,一個更加寬廣的世界。寬廣,不僅就地域意義而言,也是指內心。

世界文學名著的閱讀中,我最傾心的作家就是英國的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1870),我幾乎讀遍了他所有的作品,至今印象尤深的包括《匹克威克外傳》、《遠大前程》、《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董貝父子》等。他對於英國,尤其是倫敦低下階層青少年成長歷程的描述,幽默詼諧的敘述風格,筆下洋溢的人道主義光采,故事中對與人性的深刻描寫,都給我的精神世界注入了大量養分。後來我有機會在倫敦住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我完全沒有異地的陌生感,彷彿很久很久以前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似的,這想必就和青少年時期大量、反覆閱讀狄更斯的作品有關吧。在異國他鄉,那種在一個初次到達的城市,卻覺得非常親切的感受,是非常奇異而溫暖的。

總之,做為一個中學生來說,我的閱讀量是非常大的。今天回顧起來,我認為這樣的閱讀,對我以後的人生的影響,對我的精神世界和個性品格的形成,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沒有閱讀,我很難想像自己可以一步步走到今天。現在,我有時候會應邀到中學去演講,面對十四、五歲的學生求知的眼睛,我都是告訴他們,今後,無論你們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也無論你們從事什麼職業;閱讀,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證,更是人生幸福的主要途徑。我想我並未誇大其詞,因為,從我之後歷經的生命故事中,完全可以驗證這條人生經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