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2012/09/26 06:00

◎王丹

2003年10月16日是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日子之一,這一天我進行了博士生資格考試。在美國念博士,稱做博士生,我們要修滿學校要求的學分,然後參加博士生資格考試,稱之為「大考」。如果通過這個考試,就不再是博士生,而稱為博士候選人。換句話說,其實已經不是學生,而是研究者了。通過大考,就沒有任何課程要上了,而是專心去寫論文。論文通過,才算博士畢業。大考對我來說,就代表著學生這個生涯的終點,意義當然非同小可。

而在美國念博士,大考猶如鬼門關一樣,因為基本上你是無從準備的。我的博士課程涵蓋中國古代史、中國現代史和國際關係三個學科領域,所謂大考,就是由這三個領域的權威,當面隨便問你一些有關這個領域的知識。想也知道,這些權威是用一生的時間浸淫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中,他們對學術內容的掌握當然既精又深,我們事先是無從知道會遇到什麼問題的。大考前兩年,我們都會收到各個學科的複習書單,但是有書單跟沒有是一樣的,因為通常這個書單會有幾十頁長,包括上千本專業書,幾乎就是所有有關這個學科的經典學術著作都要去看,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只能根據自己對導師平時講課重點的把握,去猜測哪些書籍應當重點精讀,這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本事了。

當天下午,我的口試在我所在的歷史系的辦公室舉行,三位主考老師分別是William Kirby、Akira Iriye和Michael Puett。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在美國的大學教書,教中國史,你第一本要用的教材是什麼?為什麼?我還記得我回答說我會用費正清的《中國新史》。我當時想,哈佛東亞研究的開山鼻祖就是費正清,我抬出他老人家來,應當會獲得認同。果然,三位導師都表示滿意。接下來是各種類似的問題,現在我已經不能一一記憶了,有我能順利回答的,也有讓我張口結舌的,我記得我緊張得胃都縮了起來,柯偉林(William Kirby)看出來了,還專門告誡我不要緊張。

兩個多小時以後,三位主考老師宣布口試結束,他們要進行評議,讓我去門外的沙發上等候結果。那是我一生中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我目光呆滯,四肢疲軟,像是一隻待宰的羔羊。十五分鐘過去了,辦公室的門還沒打開,這使得我的心跳開始加劇。我在猜想是不是老師們意見發生了分歧,有人反對讓我通過呢?

正在胡思亂想,辦公室的門打開,柯偉林向我招手。我的腿都軟了,心一下子提起來,一步一挪地走進辦公室。柯偉林向我宣布,三位老師一致認為我的回答令他們滿意,他們宣布我通過了博士生資格考試!接下來當然就是三位老師的祝賀,以及對於未來博士論文寫作的叮囑。說實話我哪裡聽得進去啊,只能嗯嗯啊啊地應付一下,然後被「釋放」。

出了校園,我才清醒過來,知道自己完成了學業上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從此,我不再是一個學生了。我不用再上課,不用再考試,不用再寫一篇一篇的小論文了,總之,我,解放了!我必須羞愧地承認,當時我偷偷地流下了喜悅的眼淚。不過我想,任何一個像我這樣廿九歲才開始重新讀書,在異國他鄉用外語經歷過從碩士到博士的艱辛歷程的留學生,都可以體會我當時的心情的。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