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莫言令諾貝爾文學獎蒙羞

2012/12/12 06:00

◎王丹

新科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去斯德哥爾摩領獎,在記者招待會上說,言論審查制度是必要的;還說,去中國的網路上看就知道,中國是有言論自由的(大意)。這番話,是對諾貝爾文學獎的羞辱,將他自己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中國的網路上確實有很多言論自由發表,但是也有很多言論不能自由發表,否則怎麼解釋「敏感詞」的存在呢?何況,還是有很多人因為網路言論而被捕,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劉曉波就是例子。莫言怎麼可以無視這些事實的存在,而只看沒有受到懲處的言論呢?要知道,在一個國家,只要有一個人因為合法言論而失去自由,這個國家就不存在言論自由。

而關於各國都有言論審查的說法更是荒謬。民主國家是沒有對言論進行審查的制度的,那些暴力、色情等言論,也只有引起犯罪後果的時候才被法律追究。法律追究的是因為言論而產生的行為,不是言論本身。

莫言這一次的發言,徹底出賣了自己的良心,相信歷史會留下他這可恥的一筆紀錄。

有人為莫言辯護,說你們有勇氣抗議中共那是你們的事,你們不能要求別人都像你們一樣去抗議,別人有不抗議的自由。而且,莫言並沒有說中國「沒有言論自由」,他只是說「你自己去看」,等等。這些觀點其實似是而非。

莫言說:「你去網路上看看,就會知道有沒有言論自由。」這裡,莫言用了曖昧的文字,如果當局說他指責沒有言論自由,他就說,「我的意思是看看網路就知道有言論自由。」如果我們說他認為有言論自由,他就說,「我的意思是看看網路,就知道沒有言論自由。」這樣的曖昧,表面上看可以使他立於不敗之地,但是骨子裡表現出的是不誠實和農民式的狡詐。而坦誠,不是我們對於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最基本的要求嗎?

有人說:你不在中國國內,不能要求國內的人勇敢。這也不對。國內勇敢的人很多,劉曉波就是一個例子。還有崔衛平、孫立平、吳敬璉等很多知識分子。我沒有要求莫言跟我比,但是他為什麼不能跟國內那麼多的敢言的人比呢?

有人說,如果莫言敢言了,就會失去自由,他有不想失去自由的自由。這番話其實似是而非。因為,且不說今天以莫言的地位,說幾句真話會不會坐牢,其實很值得商榷;重點是:即使他沒有說真話的自由,但是至少,他可以有不說假話的自由,或者,有沉默的自由,難道中共會因為他不說這些話而逮捕他嗎?

有時候,明確表示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抗議。但是莫言沒有選擇沉默,他選擇說那些模棱兩可的話。這種對沉默的抗拒,本身就是一種選擇,一種立場,其實就是向中共表態。他表現出的,是徹頭徹尾的小農式的狡詐和圓滑,是那種既不敢反抗強權,又要沽名釣譽的首鼠兩端的姿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