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保證無效〉 我不敢

2013/04/09 06:00

◎隱匿

〈我不敢〉是波蘭詩人魯熱維奇的詩,詩的最後他寫道:「雖然新的詩歌啟迪了我,我對它,卻不敢想像。」這完全就是我最近的寫照啊!我寫詩約有十二年,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低潮,也就是蛻變期。

蛻變期很危險,因為很可能,我再也出不來了。也很可能,等我破繭而出的時候,變成的不是蝴蝶,而是蟑螂。但是蛻變期又很重要,有如四季裡的冬天。每一次,都必須待在黑暗的繭裡面,經歷過一段自我懷疑與摸索。每一次都感覺春天近了,卻又不敢破繭而出,因為,我對新的詩歌,還不敢想像。

對詩的想像之所以如此困難,那是因為,我對詩的追求,就是我對人生的追求。如果我停滯於舊思維,那麼詩是絕不會破繭而出的。當然,我也可以繼續待在朦朧而自我感覺良好的繭居裡,不用出來面對外面的風浪,很多人都是這樣的,但我沒辦法。這時就要借用孫維民的句子了,他曾批評某位著名詩人:「他的詩只是不甚高明的心智的習慣性、機械性的產物。沒有開啟的能力,沒有廣闊的世界。」

是的,詩需要有開啟的能力和廣闊的世界!而同時我又很清楚,詩是最卑微的,可能經歷過一次瀕死般的苦難之後,最終只寫下幾行字。詩是用命換來的,而我認為詩只能如此。沒有輕鬆的路可走,沒有快又有效的辦法。詩就是保證無效,是波赫士說的:「從遠方來而不存到達希望。」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說,詩又是這麼輕鬆,即使歷經兩年蛻變終於寫成一首詩,結果它還是一首爛詩,但是,這又如何?詩的成敗對世界來說是如此微不足道。我們儘可以勇敢地犯錯,儘可以努力犯下更大的錯,寫下更多別人無法原諒的爛詩,但我們最糟糕的下場不是寫爛詩,而是只想寫好詩,而那個好詩的框架,卻是別人設定的。這才是最不可原諒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