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觀寶塚歌舞有感

2013/04/10 06:00

秉持寶塚創辦人小林一三的銘言,以清麗、嚴整、華美為準則,寶塚西洋風歌舞呈現出夢幻、浪漫、熱情。(記者陳奕全攝)

◎林水福

寶塚台柱之一柚希禮音(左)亦參與此次演出,其歌唱能力不在職業歌手之下。(記者陳奕全攝)

我常想日本的傳統藝能有能樂和歌舞伎;那麼代表日本現代的藝能又是什麼呢?

7日晚間觀賞了寶塚歌劇團的演出之後,我有了肯定的答案,那就是寶塚歌舞呀!

這次演出有三劇目,由寶塚日本風揭開序幕。第一劇目副題標為「序破急」,不懂日文的觀眾,恐怕摸不著頭緒。以中文解釋即為起、承、轉、合之意吧!〈櫻花幻想曲〉做為第一部,可說是「神來之筆」。

當舞台由黑轉亮的那一剎那,所有觀眾的眼光、精神全部被眼前出現的櫻花場景所吸引。由上而下,呈半扇狀開放形近垂枝櫻,極其豪華絢燦之能事。花下一群美少男與美少女,載歌載舞,呈現一片祥「和」景象。這樣的安排與演出相對應於櫻花的傳統意象,有創新之處。

怎麼說呢?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花期短,卻絢爛。盛開之前,即使風吹,花瓣亦不易掉落。盛開之後,縱使無風亦自飄零。如遇強風吹拂,則滿天飛舞,如萬千蝴蝶翩翩起舞;又如飛雪,因而有花吹雪之名。花期短,更讓人珍惜。櫻花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本的武士道,因為《武士道》作者寫道:武士要如櫻花,只要活得燦爛,不在乎短長呀。因此,談到櫻花,總會想到與武士道連結的悲壯悽美的日本精神。

然而這次演出的〈櫻花幻想曲〉只表現出祥和與美麗的一面,讓觀眾置身於美麗浪漫的夢幻情境。耳中一再回旋的櫻花歌曲,「さくら、さくら、弥生の空は見渡す限り,霞か雲か,匂いぞ出ずる,いざや,いざや,見に行かん」。如曲中最後一句:「走吧!走吧!我們賞花去吧!」讓人動心有一股衝動,想衝下去與演員們同樂呢。

第一劇目之第二部〈千尊佛〉,演出家植田紳爾於《本事》中寫道:「過去,曾在京都巡禮參拜佛像。當時參拜廣隆寺的彌勒菩薩與三十三間堂的千尊佛時,內心有很深的悸動。這些佛像如何看待脫序的日本現況呢?彌勒菩薩溫柔微笑的背後是否也隱藏著焦急與輕蔑呢?」可見是植田先生心有所感、嘔心瀝血之作。菩薩造形與演員的演出,帶出幾分「祈」的味道。然而,「彌勒菩薩部分,藥師寺的副住持村上太胤師父還特別為松本悠里錄製了讚歌。」可惜的是「讚歌」過於深奧,我記不清是否有翻譯;如沒有,聽得懂,幾人能夠?如有,是否翻得太艱難了呢?要不,這部分我怎麼沒什麼印象?!

第三部〈荒城之月〉,這首歌是許多台灣人耳熟能詳的歌曲,習洞簫者幾乎人人知。因此,先天上容易被接受,討人喜歡。土井晚翠的〈荒城之月〉歌詞本身即為歌詠世事無常,榮華富貴轉眼空的悲戚情境,如第一節「春天高樓花之宴,觥籌交錯月光臨,千年松枝繁葉茂,昔時榮光今安在」,配上瀧廉太郎的悲傷旋律,即已充分表現「盛者必衰」的宿命氛圍。

而本劇目故事的情節又以豐臣秀賴被德川軍所滅,千姬被奪的悲慘歷史為骨幹,如何不讓人一掬同情之淚?

第二劇目〈怪盜楚留香外傳――花盜人〉是這次為台灣公演「創作」的。

雖然原典出自古龍《楚留香新傳》,但我想觀眾可不必在意與原作之間的異同,可以以全新的心情觀賞。故事梗概:有天下第一美譽的名劍手薛衣人,為兒子薛斌娶施家女兒施茵舉行婚禮。這時怪盜楚留香預告要取薛家的傳家寶貴妃花簪。

婚禮如期舉行,可是正當薛斌要揭開新娘蓋頭時,施茵母親現身告知施茵今早暴斃;那麼眼前的新娘是誰?薛斌掀開一看竟然是與薛家水火不容、世代交惡的左家女兒明珠。而讓人感到訝異的是左明珠卻堅稱自己是施茵。奇怪的是左明珠還可以說出施家家具的擺設,絲毫不差。難道是借屍還魂嗎?一連串的謎題,有待觀眾到現場一窺究竟。

第三劇目〈Etoile de TAKARAZUKA〉,演出家藤井大介稱秉持寶塚創辦人小林一三先生的銘言,以清麗、嚴整、華美為準則,利用從牡羊座到雙魚座的十二星座印象表現的舞蹈劇作品。就個人感覺,本劇目確實達到作者期待的夢幻、浪漫、熱情。

如果觀眾的年齡層降低,本劇所能發揮的效果會更大。但可惜的是觀眾年齡層大抵較大,沒有故事情節或文化背景做為骨架支撐,渲染力稍嫌不足。

柚希禮音、夢咲寧寧、紅悠智露、十輝伊里澄等幾位台柱表現的確可圈可點、依角色之不同而有不同之演出。尤其是柚希禮音的歌唱能力,不在職業歌手之下。

整體而言,這次台灣首次公演是成功的,無論是舞台設計、舞蹈、歌唱等都讓人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如同歌舞伎在日本的發展歷史可說也歷經種種波折,最後取得代表日本傳統藝能的地位,衷心期待寶塚在迎接百年歷史的前夕,能有為日本再創新傳統的決心與抱負!

也希望明年寶塚成立百年紀念公演能把台灣也列入,否則這次的觀眾之中,有幾人可以再等九十九年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