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意在言外的生活切面 - 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決審會議紀錄 〈下〉

2013/11/06 06:00

圖◎吳孟芸

記錄◎董柏廷 圖◎吳孟芸

三票作品

〈阿嬤的收音機〉

廖玉蕙:以短篇幅帶出人的一生,其中老人聽收音機裡賣藥商人的喃喃絮語,寫得很好,我想也許可以當做是一種現況的反映吧。

張瑞芬:這篇將老人的困境和寂寞描摹得很不錯,文字有現實的一面,也有想像延伸的一面,情感掌握得當,只是倒數第二段的銜接稍感不順,但看了第二次還是喜歡。

周芬伶:題材雖不特別新鮮,但寫法卻很新穎,文字也是較上乘的。小品文篇幅短,許多人會把力氣放在故事意念、架構上,卻忽略了文字琢磨,而此篇以好的文字為底,鋪展老年題材,寫得也很貼切。剛才瑞芬提到關於倒數第二段的銜接,我認為是作者有意留下的一點懸疑。

阿盛:我提出一個情理上的問題,敘述者曾把收音機關掉,阿嬤瞬間就醒了,顯然阿嬤對收音機的存在很注意,但,何以最後將收音機偷偷搬走,阿嬤卻沒有發出任何疑問呢?這裡無法說服我。

廖玉蕙:仔細想想,文中並未提到阿嬤的精神狀況,或許她是個精神狀態不太清楚的人,可能有點失智,意識未必清楚,所以這樣的設定就形成一種很微妙的氛圍。

陳義芝:文中提及收音機是阿嬤通往死亡的進行曲,若可以再深入點,會更被打動,但結尾卻弱了下來。

〈小戚的生物課〉

張瑞芬:這篇以動物界弱肉強食的食物鏈與性別關係相對照,可愛的年輕女老師是食物鏈的頂端,成為大家羨慕的焦點,結尾既幽默又有深意。

廖玉蕙:藉美女老師反映出不同的觀點,結尾處甚至傳達出某種社會概念,用小故事寫出恆常的道理,情趣與哲理兼具。

陳義芝:信手拈來而且自然,小品文就要有這種表現。文中有老師的眼光,也有自我心理的投射,在這種對照之下,產生一種翻轉,因而多了一點層次感。

周芬伶:這篇很萌呀!

〈我同學ㄟ〉

廖玉蕙:這是寫得最好的一篇,用父親與名人的對比寫出自卑作祟的心理,文中提及敘述者跟父親之間沒那麼熟,最後也把不熟的遺憾帶出來,有淡淡餘味。

阿盛:透過一位一般認定為平凡的父親,藉著名人在某種程度上抬高自己,但當真正面對兒女時卻又有那麼一點自卑,這樣的心情描述得很好。

陳義芝:這篇很適切帶出每個人的人生遭遇各有不同,很具代表性,其次,聲腔模擬得也很妥貼適當,夢境的部分也寫得很好,使整個文章變得很有深度。

自討論過的篇目中,評審決議除已放棄的〈葵扇〉、〈媽咪,噓噓啊!〉、〈掛鐘〉、〈壁虎〉等篇,其餘作品進行第二輪投票,每人於十三篇中,挑選十篇以1至10分評比,依分數高低,前十名即為獲選作品。最後得分結果為:〈我同學ㄟ〉(40分)、〈小火慢燉〉(28分)、〈記憶床墊〉(28分)、〈城〉(27分)、〈午休〉(25分)、〈阿嬤的收音機〉(24分)、〈小戚的生物課〉(24分)、〈照片中的母親〉(18分)、〈變大的山〉(17分)、〈巡田水〉(16分)。

〈失土〉(13分)、〈老花眼〉(9分)、〈薄煎餅的午後〉(6分)未獲獎。會議圓滿結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