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梁祝大爆笑

2006/06/08 06:00

名家奏鳴曲-5
〈眼球全球化〉◎紀大偉

凌波和樂蒂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至今讓人津津樂道,一直有人將它和《羅密歐與茱麗葉》相提並論。我向美國學生介紹《梁祝》,再三強調一代又一代的觀眾都為《梁祝》落淚。未料放片結果很災難;有學生(以開玩笑的口吻)質問我:大偉,你介紹的其他電影都很棒,可是《梁祝》為何這麼爛?恐怕因為文化差異,學生觀看《梁祝》的時候,對於片中之美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卻對片中的「荒謬」大驚小怪。片中大量引經據典的吟唱恐怕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這一點是我事先預料到的。但我沒預料《梁祝》竟然引起哄堂大笑。

笑點之一,是梁山伯吐血(吐完之後,他就過世)。學生又笑又罵,覺得為愛吐血很滑稽。後來我問他們,歐洲文學,如《茶花女》,也有吐血場面,難道也滑稽嗎?有人說,在小說中讀見吐血情節還好,但是在電影中看見吐血畫面就很想笑。於此,我仍然疑惑不已──美國電影血水亂噴的例子可不少,學生可不會嫌;梁山伯才吐了幾口,學生就尖叫了。

更大的笑聲,發生在笑點之二:祝英台一見梁山伯的染血手帕,便好心疼,將血帕貼在臉頰。這個悽厲畫面讓學生笑得人仰馬翻,頻頻發出作噁的聲音。

我錯愕問學生怎麼回事,他們說:好髒啊,祝英台竟然去聞梁山伯的血。我問他們,難道不覺得很浪漫感人嗎?他們說,不會,只覺得不衛生。我說,在那個年頭,又沒有愛滋,為什麼要怕血?有學生說,可是有肺結核啊。

說得有道理。畢竟梁山伯咳血而死,他的血液難免有細菌。

《梁祝》讓學生和我都大開眼界。我再次發現美國人對於「身體疆界」極度敏感:人和人的身體要保持安全距離。

台灣人習慣的勾肩搭背動作,在美國不常見。美國男生大多不肯在更衣室當場脫光換衣褲,因為怕別人看(他們要躲進廁所隔間更衣)──只有中老年男人才不怕人家看。而體液難以捉摸,要嚴格控管。所以,怎麼可能去碰情人的血呢?但矛盾的是,美國人對於體液卻又往往太草率。許多人仍然不用保險套;不少人在眾人面前打噴嚏卻不遮掩,任憑口水四散。

人嘛,天生就是矛盾。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