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婚姻向前看〉夫妻呀 談錢不傷感情

2014/07/20 06:00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

在出國旅遊這類較大的共同支出上,許多已婚男其實很期望老婆能慷慨解囊,多少分擔一些,又怕一談到錢,就會被老婆轟批小氣、愛計較;也有不少女人其實內心不滿老公明明收入較高,卻要求家庭開銷一人一半,但又不想老是讓金錢話題破壞和諧氣氛。伴侶之間常為了該由誰管錢、該怎麼用錢,或兩人消費習慣迥異而爭鬧不休,要不就是為了該先存錢還是先投資、該拿出多少錢投資、某些特定支出該花誰的錢……諸如此類一直喬不定。如何避免讓「金錢問題」造成夫妻相處鴻溝?有4大原則提供參考:

〈原則1〉先談情再講理 別讓心裡有疙瘩

在婚戀關係中,談到「錢」最容易傷感情,主要是因為愛情是浪漫、是情義,要「含蓄模糊」才美;而「錢」是現實、是麵包,需要「直接清楚」。太明算帳,可能會讓伴侶誤解不夠愛他/她,易將「討論家庭財務管理」和「嗜錢如命」混為一談,因此很多夫妻都會盡量避開這類話題或避重就輕。但一直不去面對,久而久之,容易心裡有疙瘩或讓負面情緒在其他的事情上爆發。要兼顧情理、拿捏好浪漫與實際的分寸有一定難度,最好能先安撫對方情緒,再討論彼此的想法,試著讓另一半感到有足夠的安全感,不致覺得伴侶把錢看得太重,才能敞開心去協商比較不浪漫的「財務」話題。

〈原則2〉多些耐心溝通 磨合金錢價值觀

金錢觀方面的歧異,影響因素常來自雙方的原生家庭價值觀、個人的金錢態度,也夾雜對伴侶性別角色的期待還有對婚姻、愛情的看法。正因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和性別觀念及生活觀都不太一樣,對於誰管錢?該怎麼管?是否要有共同帳戶?共同支出的比例該怎麼分配?哪些錢該花、哪些錢該省等等,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這些歧異需要有耐心地慢慢尋求平衡點,多花時間溝通和找對時間溝通。即使一時找不到皆大歡喜的模式,至少可以在磨擦碰撞中更瞭解彼此的價值觀及練習協調彼此的分工,在聆聽和對等的關係中各退一步,例如輪流管錢,或依收入多寡調整分攤比例共同支出。

〈原則3〉以理解代替指責 收起強勢態度

與另一半談錢最忌理所當然和強勢。不少人認為和親密對象一談到錢就容易吵架是因為無法接受對方的強硬態度。有些人會以「我爸媽他們就是這樣」、「如果愛我,你就不該……」來說服對方接受和按照自己認為對的處理方式,或是「別人的老公(老婆)都不會這麼小氣……」來指責對方。畢竟每對夫妻的經濟條件與合作模式都不太一樣,過去的諸多婚姻觀念與作法已不那麼適用於後現代家庭,愛比較或讓對方覺得態度鴨霸,易降低伴侶調整個人消費習慣和溝通、協議的意願。所以,在表達個人觀點和感受之外,最好能多以「理解」態度來取代「質疑」或「指責」,即使不認同對方的金錢觀或消費習慣,也不宜過度批評。

〈原則4〉綜合考量雙方能力 彈性平衡付出與分工

想讓關係發展得更健康,在家庭支出的分配上必須作些彈性處理,除了視彼此收入狀況協議共同支出如何分配,在討論開銷支付和與錢有關的分工時,也須考量到婚姻關係中其他層面的「付出」和「分工」的平衡性和感受性,就是要把彼此有形和無形的付出都一併考量,更要多留意雙方如家務部分或家人照顧等其他非金錢的服務行動,會發現對方比我們想像的更在意與投入這段關係。

透過建設性溝通 締造彼此信任感

婚姻是個持續的動態過程,新的現實巨浪不斷出現,衝逼著夫妻得同心合作、共同迎對各種生活考驗。在金錢問題上,如何透過「建設性溝通」(情理兼顧)找到平衡點和建立「保持彈性」的共識,需要先跨越「談錢傷感情」的迷思,在不怕麻煩和互相尊重中,與我們最緊密的戰友締造更多信任與親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