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裡外不是人

2006/08/23 06:00

◎文曄

筆者日前參加某公司股東會,其中一名股東畢業於國內某大學機械系,服兵役後一直在國內某公司服務。數年前辭去國內公司職務,受聘擔任美國公司在中國上海近郊分公司經理。為了能專心服務公司,全家搬到中國,小孩也在中國當地學校就學讀書。但未經幾時便辭去在中國的工作,全家搬回台灣。

他是戰後中國遷台第二代,父親生前原是空軍飛行員,母親還健在居住在台灣。筆者因工作關係很久沒有和他見面,所以不明白他既然受美國公司聘請前往中國服務,在語言無礙、生活習慣文化背景相似之地,何以會辭去工作而全家搬回台灣?筆者好奇想知道究竟,所以就在會後請他說明原委。他一開口就說,在台灣生活習慣的人,在中國絕對很難適應其生活環境。

筆者說,你是所謂戰後從中國來的外省人,何以會說這種話,且又好像是因水土不服才搬回台灣,真令人不可思議。他笑著說:「在那裡,真是裡外不是人。」因為,當地中國人心目中認為他是「台灣人」;在台灣,他又被認為是「外省人」。他說,終戰後或國府內戰戰敗後才來台的外省人,早已與中國大陸的人隔離50多年,整個生活方式或價值觀等文化層面,都格格不入。

筆者再追問,既是如此,何以目前在中國的台灣人有一百萬人以上?他說這些人,大多是因投資或工作關係,來往於兩地,決定在那邊定居的人少之又少。因為,在那邊,人與人之間,絕少彼此相互尊重,連夜間開車都是開遠燈,完全不考慮對面來車是否會刺眼、且亂按喇叭並破口大罵,毫無交通規則的觀念。尤其隨地吐痰,到處可見。在餐廳點菜或吃法,與目前台灣的情形,是迥然不同。若非親臨其境,很難說清楚,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他又說,別說他是外省第二代,就是在中國買一棟豪宅請他媽媽去住,身為外省第一代的媽媽也不願意。雖然原本同是中國人,但已隔離半個世紀以上,彼此的生活習慣、價值觀都不一樣,尤其中國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在文化革命期間,夫妻可以互相檢舉,兒子也可以檢舉父母,毫無倫理可言。如今雖然經濟開放自由化,但地方政府及公安的貪污和無理騷擾,更是令人受不了。現在,他總算回到台灣,日夜都能安心過日子,對中國的情況連想都不願意想。只是在中國被認為是台灣人,回到台灣又有人說他是外省人,讓他啼笑皆非,真是「裡外不是人」。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