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永晝生活

2016/01/18 06:00

◎陳琡分

總在半夜1、2點醒來。

這裡的半夜1、2點,是台灣的上午8、9點。我在與島嶼相差七小時的國家。島嶼天已大亮,我才剛翻過一日,還在深夜裡。

以前的旅行經驗,時差最多一小時。快一小時,或慢一小時。一小時在體感上沒什麼明顯症狀,最多也就在與島嶼連線時,有一種賺了賠了的貪小便宜。特別當趕稿死線逼近,和編輯間多或少這一小時,都是籌碼。雖是平行世界的同步時間,然總之電腦右下跳的數字不同,也成一種攻防的心理作用。

而這次一差七小時,何止心理作用,連帶生理也一直卡在某種混亂的時空中。

我總在這裡的半夜1、2點醒來,是台灣的上午8、9點。若在台灣,我睡得太晚;但在這裡,我醒得莫名。論及睡去的時間也挺詭異,每當晚飯過後,若是不勉強撐住精神,約莫7點就能睡到不省人事;東摸西摸硬給自己找點事做,最多到9點也一定不支倒地。友人都還在廚房客廳談笑,我卻已被台灣時間半夜12點或2點籠罩。

原來時差這麼難調。我現在才懂。

而我到底有認真在調嗎,想想好像也沒。總覺還好,似乎沒有必要。慣常說來,但凡最怕眾人皆睡我獨醒;然拜現實與網路交錯之賜,無論我在任何時候醒著,總有至少一個世界的人陪我一起──我在這裡的白天與這裡的人們一同作息,這裡夜了,我轉而接上島嶼,與千萬里外的友人一同呼吸。我不甘寂寞地從一個白晝換到另一個白晝。我的太陽永不下山。

既然永遠有人和我一樣醒著,睡或不睡,似乎不是什麼重點。

我的永晝生活到寫下這些字的目前為止,已持續了二十日。我不知道會不會繼續。物理上,我看著這裡的日昇日落,大腦告訴我這個時間不該睡、那個時間不該醒,但我的體感卻仍與島嶼相連。島嶼日出而作,我無法在這裡日落而息;當島嶼漸次睡去,我也同步受到催眠。但又未能久睡,因為一旦所在國度天光大亮,大腦便無視體內穿越時空的深寐,逕自下達清醒指令。於是我便醒來,在他國的黑夜,過島嶼的白天。

原來這就是時差。我現在才懂。

永晝生活的好處是你會覺得自己的一天比別人長,壞處則是你會覺得自己的一天比起別人更加漫長。我的白晝成了兩倍,時間成了兩倍,世界成了兩倍,我的其他所有,也都成了兩倍。我將一日過成兩日,擁有錯覺的四十八小時,那使我在這一日裡所發生的種種等待,也從一份的煎熬,變成兩份。那些實際不過等個一日就會得到的事物結果,我總覺得自己得等上兩日。

比較有問題的還有另一件事。平日島嶼生活,我總習慣遵循臟腑時間──清晨5到7點走大腸經,喝溫水;早上7到9點走胃經,吃早餐;上午9到11點走脾經,可散步……如是初老般的養生時辰,一出島嶼就亂了套。他國的凌晨兩點是島嶼早上8點,我要在三更半夜吃早餐嗎?島嶼的清晨5點是他國晚間10點,多半昏睡的我該起來喝溫水嗎?到底我過的是體內時間,還是環境時間,我已經分不清楚了。

此時之差,與彼地之差。昨夜這裡已雪,我如常在該睡的時候醒著,將拍下的降雪照片傳給線上的島嶼友人。我裹著被子坐在房裡,房內燈光大亮,驅走深夜滿室漆黑;友人看了照片好生羨慕,然後告訴我,她正穿著短褲,11月的太陽曬得她頭發昏。「台北好熱。」她說。

這一切始終讓我恍惚。●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