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林昱晴
AI人工智慧是時代造就的產物,是觸發未知驚奇、牽動科幻之美與危機意識的當代景觀。但是,在AI精算的擁抱中,注定毫無溫情?在它冰冷的邏輯和演算法中,當真沒有慰藉?台北當代藝術館「你好,人類!」展覽邀請藝術家們以多元觀點詮釋、省思AI衝擊下的各種現象,將多重數位運算生成的視覺圖像,交融疊合為富有層次的思考結構,如同數位時空中的VR穿戴裝置,賦予你我檢視AI世界運行模式的微觀之眼,將我們帶入數位科技進化議題的核心,迎向更為深層而立體的時代奇景。展期至5月12日。
第1波AI人工智慧浪潮興起於1950年代。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在1956年召開了第1次AI領域的學術會議,這場會議不僅為AI定名,也標示著AI做為獨立科學研究的開始,因此1956年被視為「AI元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AI人工智慧應用的普及,科技專家和文化評論家可能會根據重要的技術發展來錨定不同的關鍵年代,重新定義AI的時代意義,例如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而2024年是生成式AI從雲端落地的應用元年。
AI是人類共同的生命課題
數位科技不僅是工具或媒介,更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了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並為未來創造無限的想像空間──Dall-E、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引領AI繪圖模型生成數百億張圖片;ChatGPT自2022年推出1年後,全球的造訪量高達17億用戶;隨著OpenAI研發出可透過文字內容生成影片的Sora,AI生成藝術再度成為話題焦點。所有的數據收集組合、機器學習到人工智慧的跨距結合,無不印證了AI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總和,也是超越人類視點的發明與創造。
步入「你好,人類!」展場空間,現場瀰漫著一股機遇與焦慮交錯的數位時代氛圍,讓人不禁好奇,當代藝術如何應對科技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你好,人類!」策展人蔡宏賢與林欣傑認為,AI是人類共同的生命課題,科技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可能為惡或為善,都將左右著未來人類生活的方向,技術可能為資本主義或威權主義服務,但藝術創作仍具有提醒世人、改變社會的力量。不論藝術家們抱持著科技樂觀主義、悲觀主義,或是社會行動主義的意識,都能為未來的社會發展提供更多的省思與動能。
在策畫展覽的初期,兩位策展人思索著AI工具在未來轉變為AI策展的可能性。他們不斷與ChatGPT對話、查驗AI相關的藝術家、作品與策展主題,發現ChatGPT提供了一些誤植、拼湊的錯誤資訊,但其中也不乏參考ChatGPT極力推薦的AI藝術家名單。「策展的主軸與調性是我們最早確立的,藉由AI向人類問候的口吻,挑選各種對人類社會造成影響或具議題性的AI作品。我們兩人各自提出合適的藝術家與作品清單,再針對彼此的清單進行討論。在協調確認所有展出作品形式與空間等條件後,再與館方深入溝通,最終由館方、策展人、藝術家共同針對展覽落地的細節進行微調。」
AI的密語,時代的箴言
曾獲蘋果公司評選為數位時代11名重要影響力人物之一的真鍋大度,與其團隊Rhizomatiks於2016年里約奧運閉幕式上以「東京8分鐘」數位影音創作驚豔全球。「你好,人類!」展覽呈現了真鍋大度在好萊塢罷工期間構思的作品〈AI不是藝術〉,這是策展人刻意安排的破題思考──AI人工智慧深度運算的說故事能力,超越了人類想像的邊界,而如此構思的敘事具有何等意涵?
AI能夠產生人類心智無法觸及的觀點,交織出繁複的主題、視覺化的場景,挑戰我們對於藝術、生命和存在本身的理解。〈AI不是藝術〉深入地思考了當前技術的未來演變及其帶來的新規則和可能性,探索了當前AI在創造力方面的極限,以及它在藝術領域的潛力。真鍋大度認為儘管AI可能徹底改變好萊塢和影視文化的發展,但人類獨有的創造力和情感表達仍然不可或缺。這件作品提出了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當一切都被AI取代時,人類最不可取代的價值是什麼?我們的決策終將決定AI所扮演的角色。
訊息的編碼,認知的翻轉
對於藝術家而言,在肉眼所見的現實,與作品所傳達的感受之間,是一種「人為編碼」的創造過程,其中承載著時代、文化與個人的訊息。如今AI的創造,則是無數訊息與數據的疊加重組。百科全書泛指人類知識系統的集結,魏廷宇的雙頻道錄像裝置〈百科夜行〉,藉由兩個截然不同的文本,探索了文字和語言轉換為影像時的多重可能性,讓人思考資訊如何被轉換和理解,以及這一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形或失真。
超維度Dimension Plus新媒體藝術創作團隊的〈生態池〉(Feat.動力博士)創造了模仿生物造型和運動的生滅循環,引發對於生命、生態系統,以及AI和科技在模仿和創造生命過程中,所有作用的反思。另一件作品〈VS AI 街頭對戰〉則是由AI人工智慧以文生圖運作的電玩裝置,2座機台針對系統設定的題目自動生成圖像,而進行對戰競賽。
楊雨樵的〈回.口〉系列作品,假設在人類消失後,其他智慧生物經由AI管理的資料庫,閱讀關於「人類」的調查與研究資料。列夫.曼諾維奇的〈美學碎片〉透過AI擬仿古代版畫和蝕刻畫,創造出夢幻而懷舊的氛圍,畫中的空間彷彿另類的文明回憶。
亞洲創作團隊江戶未來世的〈屋台系列〉借取了歷史語境中的文化符號,探尋當代社會的科技神話,映射出另類的當代世界觀。以浮世繪藝術風格展現了未來生命體的情感流動,以及交融機械科技、神佛鬼怪、人工智慧和賽博格等元素的異世界想像。
莫雷辛.阿拉亞里以AI模型輸入1786至1925年伊朗卡扎爾王朝時期的肖像畫,生成錄像作品〈月亮臉〉,探討性別意識在古代波斯文化與當代社會中的轉變,對於性別、美學和文化身分的思索,提供了深刻的視角。
多元演化的創意圖景
2022年8月,傑森.艾倫用Midjourney生成〈歌劇院空間〉初稿,再進行900多次的修飾微調,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數位藝術類比賽中獲得首獎。但因使用AI繪圖工具而引發正反意見的爭論,展場同步呈現藝術家委託律師辦理〈歌劇院空間〉版權註冊的法律文件,讓人進一步思考,借助科技生成創意的智慧財產權認定與歸屬問題。
柏林onformative的〈AI雕塑〉錄像作品突顯了當機器成為創作者時,人類與機器的角色互換,可以決定並積極塑造創作的環境和過程,進而影響最終作品的樣態。
〈刪不了的符號〉是孫詠怡批判極權掌控的作品,她蒐集了中國社群平台「微博」上受審查並被刪除的文本資料,一部分以影像呈現被消失的字元所留下的無聲空白畫面,一部分則將遭受審查的貼文集結成2000多頁的紙本,反思審查制度的無情剝削。
文字的力量為馬里奧.克林格曼的作品〈適當的反應〉帶來靈感,當人們如同祈求神蹟般跪於祈禱台時,由AI自動生成的短語,在他的眼中成了揭示生命意義的至理,這些語句就像顆種子,而觀眾的心思是種子落下的土壤,觀眾會將句子導向對自己產生意義的語境,為其賦予與生命經驗有關的意義。
在人機共創的協作流程中,AI可以有效提升效率,開拓創造的思路,但我們也同時接受了AI的審美觀點、認同AI深度學習的資訊與圖像回饋。關於AI和人類關係的未來發展,「你好,人類!」展覽特別開發的HelloHuman GPT,提出了AI與人類未來關係的可能性想像:
1.協作共存:AI和人類能夠互補,AI幫助人類處理複雜計算、數據分析和日常任務,而人類則專注於創造性、情感和策略性的決策工作。
2.強化連結:AI技術成為人類能力的延伸,例如透過擴增實境、智能設備和人機介面等技術,提高人類的認知和身體操控能力。
3.倫理挑戰:隨著AI技術在決策、監控和自動化方面的應用日趨廣泛,可能會引發關於隱私、自主性和控制權的倫理和社會問題。
4.共同進化:在長遠的未來,AI和人類可能會朝著更加融合和共同進化的方向發展,AI不僅僅是工具或助手,而是成為人類社會和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