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 在南萊特為麥克阿瑟將軍做了這件事

2018/11/07 06:00

〔撰文/亞瑟王〕菲律賓南萊特對現代人來說稍嫌陌生,但這裡卻曾是改變世界歷史的重要地。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攻打菲律賓,當時美菲聯軍統帥麥克阿瑟得不到支援,1942年被迫認輸撤離菲律賓,高傲的麥克阿瑟曾說了一句世界名言 :「I shall return(我將再回來)!」麥克阿瑟「轉進」澳洲等待,終在1944年得以率軍重返菲律賓攻打佔據菲律賓已兩年半的日軍,麥克阿瑟「I shall return」的地方,就是從萊特島。南萊特索戈灣受到地形保護,天藍水清,景色怡人。(亞瑟王攝)

74年前的10月,美國為首的盟軍從萊特灣進攻搶灘,與日軍激烈戰鬥,萊特灣外海發生據稱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紀錄上美、日出動21艘航空母艦、超過200艘戰艦、2000架戰鬥機投入這場戰鬥,後來麥克阿瑟從萊特島東部海岸成功搶灘,是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區的轉捩點。

這一戰切斷日本從南洋獲取天然資源的運輸路徑,也助菲律賓走向獨立,同時重創日本帝國海空軍力,是日本戰敗的重要關鍵,這個改變世界歷史的印記,就在離塔克洛班機場不遠的麥克阿瑟登陸紀念公園。

萊特省著名的麥克阿瑟登陸紀念公園,矗立著麥克阿瑟帶領眾人涉水的銅像。(亞瑟王攝)當年麥克阿瑟和菲律賓總統一行7人,跳下艦艇涉水上岸的畫面,歷史性的一刻被隨行攝影師拍攝下來。菲律賓出身塔洛班的前第一夫人伊美黛,1981年根據照片場景,打造麥克阿瑟帶領眾人涉水的銅像做為紀念,在當時登陸地點成立紀念公園,位於海邊水池中的銅像維妙維肖,雖只是往南萊特路上的一個不甚起眼的小公園,背後卻有驚天動地的故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