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文化部出版美術家傳記 91歲李再鈐為後人請願加快速度

2018/11/06 18:50

91歲的雕塑家李再鈐期望文化部的出版計畫加快速度。(記者凌美雪攝)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文化部107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10冊,以及「臺灣資深藝術家影音紀錄片」5部,今(6)日發表,累計至今,文化部共出版了美術家傳記叢書121冊,以及影音紀錄片37部。不過,高齡已91歲的雕塑家李再鈐卻以殷殷期盼自嘲,期望文化部的出版計畫是否可再加快速度,他說,因為不識每個藝術家都能像他活得一樣老,老到來得及看到自己的傳記被出版。

「我總是在想什麼時候會被排上去,直到今年3月終於被通知,我活那麼大年紀,已經91歲,至今沒出版過一本作品集。」李再鈐說,過去這段期間,自己常常進出醫院,上個月又進醫院打抗生素,「感謝老天讓我留這條命到今天還能來,感謝選我的評審。現在還在世的6、70歲優秀藝術家,是不是又要等2、30年才能輪到他們?而他們又能不能像我一樣活到這麼老?所以希望文化部腳步再快一點,一年出個20本。」

107年「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10冊發表。(記者凌美雪攝)

李再鈐的主張引發共鳴,今天出席的多位資深藝術家也都賦予相同的期待。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今天以影音紀錄片承製單位華視董事長出席,陳郁秀回顧自己就任文建會主委時,美術家傳記叢書只出版到第10冊,因為有同仁表示藝術家很難挑選,選了誰或沒選誰都會有紛爭,她認為加快速度出多一點才是解決紛爭的根本,因此,任內加快腳步於3年內出版了40本。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過去在國美館館長任內也是美術家傳記叢書重要推手,談起這套書的重要性,蕭宗煌說,台灣近年強調軟實力的強化以及台灣文化的再造,希望更有結構性的研究台灣藝術史。因此,叢書與紀錄片,除介紹藝術家作品之外,也著重在藝術家的生平,為台灣藝術史研究開啟另一種思維。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前中)與出席藝術家、撰稿人合影。(文化部提供)

此次「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由藝術家出版社執行,共出版蔡雲巖、許武勇、高燦興、李德、劉耕谷、周瑛、李再鈐、陳景容、謝里法、撒古流等10位藝術家傳記;影音紀錄片則有陳澄波、林玉山、陳進、郭雪湖與李仲生。出版品除贈送國內大專院校、附設美術班的中小學、圖書館、文化機構等單位,也將寄發我國駐外機構等單位,以期在國際上推廣我國美術發展並提供相關藝術研究資料,增進海外人士對台灣美術史的瞭解。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