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家語言發展法》教育相關規定 3年半後施行

2018/12/25 12:43

文化部長鄭麗君。(資料照,記者黃耀徵攝)〔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立院今(25日)三讀通過行政院所提《國家語言發展法》。文化部表示,《國家語言發展法》目標是要透過保障母語的教育權、傳播權及使用權,讓每個人都能更有自信、有尊嚴地使用自己的母語。

因此,《國家語言發展法》是保障學生學習母語的選擇權,但不會強迫學校必須對學生教所有語言,也不會要求學生要學習所有語言;相同的,此法也是授權地方政府依在地需求,提供必要的國家語言公共服務,但不會要求所有公共服務都必須使用所有語言。

文化部指出,針對學校教育部分,本法施行後,依第18條規定,教育部國教署目前預計於111學年度(111年8月1日)才實施該課綱,亦即在十二年國民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讓學生依其選擇,選習一種國家語言。

依據本法,還有3年半才會施行本法教育相關規定,在此期間,各相關部會及地方教育主管機關亦將持續深入研議,朝不增加學生學習壓力之方向,研修制定適合各階段學生學習的修課方式及合理課程時數,並積極培育師資,編列相關教育經費。

文化部期望透過學校提供族群語言課程,供學生「選擇其中一種來學習」,而非每項語言都要學習。至於法條中所列「學校教育得使用國家語言」,而非「應使用」,主要是針對若有學校經中央或地方政府主管機關核備辦理沈浸式教學或多元教學時,可提供法源依據,讓學生和家長在語言學習上有更多樣的選擇權利,但並非所有學校都要用各族群語言教學。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