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慶北市交50週年 溫隆信《台北交響曲》音樂會週末登場

2019/05/14 12:21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為歡慶創團50週年,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北市交)特別委託知名旅美作曲家溫隆信創作《台北交響曲》,以台北為視角,融入50年來的人事物,該曲由北市交攜手青年室內樂團、管樂團組成超過百人編制,加上200人的合唱團,將在5月19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首演。

北市交今舉行彩排記者會。左起北市交團長何康國、作曲家溫隆信、指揮吉博.瓦格、楊智欽與林天吉。(記者陳昱勳攝)

溫隆信說,去年3月接到北市交何康國團長的電話邀約,希望為他們50週年團慶,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為藍本,譜一首交響曲,因自己過去是北市交的創始團員,因此欣然答應。不過何康國提出兩個要求,第一必須是首有合唱樂章的交響曲,長度能在70到80分鐘之間,剛好演完一場音樂會。第二,何團長希望能在樂曲中放入原住民噶瑪蘭族歌曲。何康國表示,希望藉由原住民古調,以承先啟後的方式,呈現多個種族在這片土地上耕耘過程。

《台北交響曲》分為5個樂章,80分鐘無中場休息,溫隆信表示,除了5個樂章,更加入了一個前奏曲,此曲試圖融合馬勒.西貝流士、理查.史特勞斯等作曲家風格,符合北市交在1969年創團前的樂壇主流風格;另外在原住民元素部分,選擇了〈搖籃歌〉與〈遙想故鄉〉歌曲,凸顯噶瑪蘭族的歷史故事。

指揮方面,北市交邀請到指揮家楊智欽、林天吉,以及去年甫卸任的吉博.瓦格來台共襄盛舉,聲樂家則邀請到女高音湯慧茹、女低音楊艾琳、男高音王典以及男低音孫清吉共同參與。

合唱團部分,除北市交合唱團,亦邀請到師大音樂系混聲合唱團、東吳音樂系合唱團、實踐大學音樂系合唱團參與。另外前團長徐家駒也獲邀參與低音管聲部,與團員一同演奏。

北市交今舉行彩排。(記者陳昱勳攝)

何康國表示,由於這場音樂會編制總共300名人員,排練有其難度,場地也十分難找,因此合唱團與樂團必須分開練習,最後才在海基會公亮廳、中山堂光復廳等大場地一同排練。

對於參與北市交50週年盛事,溫隆信表示十分榮幸能夠獲邀譜曲,更說自己雖然長年在國外,但自己是在台灣這塊土地成長,因此並沒有忘記它。詳洽兩廳院售票。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