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 全國僅存朝天宮「起火坩」列保存技術

2022/03/07 16:33

全國僅有的「北港進香起火坩」傳統技藝,登錄為雲林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圖由黃偉強提供)

〔記者黃淑莉/雲林報導〕每年苗栗白沙屯拱天宮媽祖到北港朝天宮進香,其中最重要儀式是「刈火」,為維持香火持續燃燒需要「起火坩」技術,目前僅朝天宮保有這項技藝,且只為白沙屯進香團施作,「北港進香起火坩」登錄為雲林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

刈火就是從大廟的香火爐中舀取部分香灰或金紙灰燼,放入進香團帶來的香擔中,象徵神明間靈力的傳承、連結,並且增強靈力,白沙屯媽祖北港進香主要目的就是取得朝天宮萬年香火爐的聖火返回。

全國僅有的「北港進香起火坩」傳統技藝,登錄為雲林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圖由黃偉強提供)

朝天宮指出,拱天宮廟方人員在白沙屯媽祖抵達北港前一天,先把陶土製的傳統火缸送到朝天宮,再由朝天宮工班人員接手進行「起火坩」,首先是糊火坩,以清水把火缸舊的保護層洗淨、用小符淨過後,再把以過篩的嫩土、紙棉、鹽巴及符水混合後糊在火缸外當做新的保護層。

接著就起火技術,為維持火缸中的香火持續燃燒,將線香、金紙、蠟燭、木炭一同置入火缸中,再添加香末維持燃燒的狀態,送到大殿刈火。

全國僅有的「北港進香起火坩」傳統技藝,登錄為雲林縣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圖由黃偉強提供)

目前起火坩技術只有朝天宮保留及傳承,由工友班負責執行,資深的班長會傳授給資深的工友學習。

研究地方文史多年、集雅軒總幹事黃偉強表示,透過公部門登錄保存持術,有助於傳統技術有系統保存,也讓更多人認識起火坩的歷史意義。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