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年齡跨距45歲 青銀素人版《薪傳》在國家劇院免費演出

2023/02/16 18:41

2023年兩廳院青銀共創計畫,共180名民眾報名,8位樂齡者與13位青年入選。圖為「《薪傳》片段素人版」舞蹈排練。(兩廳院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國家兩廳院連續三年舉辦青銀共創計畫,今(2023)年以「認同」主題出發,與雲門合作,透過甄選青銀跨世代的民眾,共舞經典作品《薪傳》片段,同時安排議題課程。青銀素人版《薪傳》片段呈現,將於3月1日晚間在國家戲劇院大廳舉行,即日起於兩廳院官網開放觀眾免費報名。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青銀共創的精神不是同化跨世代的想法,而是透過表演藝術與觀眾溝通對話,增進世代關係,讓彼此傾聽與理解。此次青銀素人版《薪傳》共吸引180名民眾報名,年齡從18到81歲。除台灣民眾,更有來自日本與馬來西亞的學員。負責甄選的前雲門《薪傳》第6代舞者蘇依屏在甄選會後說,「我無法辦法想像我81歲還能如此活潑地舞動。」

青銀共創學員們在陽明山上親身體驗農民插秧的工作,感受「耕種與豐收」的辛勞與喜悅。(攝影王弼正,兩廳院提供)

經過甄選,有8位樂齡者(55歲以上)與13位青年(18-35歲)共21位入選工作坊。最大年紀差異達45歲,恰巧和《薪傳》的舞齡相同。工作坊重要的「認同議題」課程由戲劇教育博士陳韻文帶領,學員在老師的引導下,講出自己的故事,讓其他學員傾聽,並了解生命歷程中重要的事件。

為呈現青銀素人版《薪傳》片段演出,兩廳院邀請了3位曾經跳過數次《薪傳》的舞者,包括雲門助理藝術總監李靜君、前雲門舞者蘇依屏與前雲門2舞者許嘉卿訓練青銀素人舞者們,共安排40小時密集排練。相差45歲的青銀素人舞者們經過訓練後跳出片段,雖然生長在不同世代,擁有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但因為《薪傳》開始建立關係,以「認同」議題開啟交流,並用舞蹈對話。

3月1日晚間的「兩廳院青銀共創X雲門《薪傳》素人版呈現與交流座談」,將呈現〈耕種與豐收〉段落,並由李靜君、陳韻文、許嘉卿、蘇依屏與跨代素人舞者共同與觀眾分享。活動報名詳連結(https://npac-ntch.org/events/5401)。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