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陽明交大客家學院「植松文庫」今天揭牌 芎林劉家古文物特展開幕

2023/05/24 17:37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日本「植松文庫」今天由該校客院教授黃紹恆(左起依序往右)、院長簡美玲、該校副校長周倩、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南天書局負責人魏德文、芎林鄉長黃正彪、新竹縣文化局史料文獻科長張愛倫共同揭牌。(陽明交大客院提供)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客家週今天開幕,這次結合替「植松文庫」揭牌和新竹縣芎林古文書、文物典藏展覽開展活動,從即日起到7月24日為止,在竹北該校地客家文化學院舉辦「植松文庫靜態展」與「在祭與藏之間~芎林劉家古文物特展」,透過展覽客院所典藏的植松文庫與芎林文物,展現陽明交大客家文化學院多年來跨國與跨界的合作成果。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舉辦「新竹縣芎林古文書、文物典藏展覽」,由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右6)、陽明交大副校長周倩(右7)等人共同出席開幕與揭牌儀式。(陽明交大客院提供)

這場開幕式由該校副校長周倩主持,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該校客家文化學院代理院長簡美玲、芎林鄉的鄉長黃正彪、代表會副主席陳星宏、鄉代劉名揚以及其劉姓宗親代表、文史工作者等都到場見證。

周江杰說,很佩服的日本人類學教授植松明石投入研究的初心,客委會明年起也會著重在社區故事的推廣上,像是推廣可歌可泣的芎林月桃窩的抗日事件等,因為這些不僅是在地人的故事,也是台灣人的故事。

簡美玲說,已故的日本教授植松明石是2次戰後最重要的女性人類學家,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民俗學與宗族研究,其田野地涵蓋日本、沖繩以及台灣。在台的田野蹲點有:新竹、竹北、新埔、湖口、新豐以及竹東等。從她1976年首次來台研究後幾乎年年都造訪台灣進行調查,20年間來台多達19次,可見其用心而其調查成果有多珍貴。

她說,客家文化學院2017年11月獲贈大量植松明石對北台灣客家區域的田野調查手稿資料和影像紀錄,由她和前2任院長張維安、黃紹恆接收後成立「植松文庫」。文庫的資料初期由該院碩士班學生協助資料分類與建檔,這2年再由多位博士班學生進行最後的資料校正。

芎林劉家代表劉名揚(左2)為客委會副主委周江杰(左3)等在場者導覽解說「劉家珍貴的古文物、古文書」。(陽明交大客院提供)國立陽明交大客院博士候選人羅曉嵐(右)跟研究團隊進行文物數位化建置時,發現劉家遺失多年的祖先畫像就典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經3方研議共同協助複製畫像返回劉家宗祠,並在這次客院的芎林劉家古文物特展上展出劉承豪與其夫人複製畫像。(陽明交大客院提供)

至於芎林劉家古文物展覽則源自前年11月、校友也是芎林鄉代劉名揚與其祭祀公業劉阿別共同寄存古文物給該院,經該院博士候選人羅曉嵐與研究團隊進行文物數位化建置時,發現劉家遺失多年的祖先畫像典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經3方研議共同協助複製畫像返回劉家宗祠,共同完成慎終追遠的信仰儀式。

這場展覽由該院首屆博士生協助策劃,展現客家文化學院對客家的研究成果和教學實務經驗。現場除完整呈現劉家寄藏的文物,更首次展出劉承豪與其夫人複製畫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