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關西南陽堂鄧屋登錄歷史建築13年未修復 家族盼政府儘速協助維護

2023/07/03 21:36

關西南陽堂鄧屋早在2010年即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照片由所有權人鄧文治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早在2010年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的關西南陽堂鄧屋,為廣東苜藥粉發明人鄧家造的出生地,但建物因年代失修,縣府文化局曾於2013年搶修架設鋼棚,但受到蟲蟻危害嚴重,加上屋梁及屋頂受損情況加劇,所有權人建請文化局協助盡速向中央申請補助,以維護文化資產。

關西南陽堂鄧屋因年代失修,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曾於2013年搶修架設鋼棚。 (照片由所有權人鄧文治提供)

文化局表示,轄內有多件古蹟和歷史建築,皆依據文化資產維護的輕重緩急、管理成效、再利用的公益性以及所有權人的自籌款比例等綜合評估,陸續進行修復再利用工程中。文化局近年來已針對關西南陽堂鄧屋核予多次小額補助,協助所有權人維護,後續也將按中央補助要點,向文化部爭取補助經費。

關西南陽堂鄧屋受到蟲蟻危害嚴重,加上屋梁及屋頂受損情況加劇,所有權人建請文化局協助盡速向中央申請補助,以維護文化資產。 (照片由所有權人鄧文治提供)關西南陽堂鄧屋受到蟲蟻危害嚴重,加上屋梁及屋頂受損情況加劇,所有權人建請文化局協助盡速向中央申請補助,以維護文化資產。 (照片由所有權人鄧文治提供)

新竹縣文創協會理事長鄧毅中表示,文化局僅於2013年施作緊急搶修暨鋼棚架假設工程,2017年6月完成文資調查計畫,至今仍未進行建築物修復設計及修復工程;由於老屋飽受白蟻危害,且屋梁和屋頂已嚴重受損,希望文化局協助盡速向中央申請相關補助,以避免屋梁、屋頂突然崩落,砸傷路過的家族成員。

文化局文資調查,關西南陽堂鄧姓家族來自中國廣東饒平,12世祖鄧仕全於1730年來台,初居台北新莊;當時因閩客械鬥激烈,14世與15世父子便一同南遷,向道卡斯族前頭目衛阿貴承墾關西大旱坑土地,以種茶務農為主,並經營茶寮,至今已傳承9代人口。

因家學淵源,家中有許多漢藥書籍而從事漢醫工作,廣東苜藥粉發明人鄧家造1876年即出生於此。目前該建築尚有祭祀功能,年節一到,後代子孫會團聚在此祭拜祖先。

關西南陽堂鄧屋規模為一堂三橫的三合院農家建築。 (照片由所有權人鄧文治提供)

南陽堂鄧屋規模為一堂三橫的三合院農家建築,前有禾埕及水池,後有龍井及化胎,符合傳統環境哲學。左邊外護禾埕寬敞頗具規模,混磚砌築後以火炙加固,為具有特色的客家建築方式,現今仍保留完整。

南陽堂鄧屋年代久遠,目前負責管理鄧屋的所有權人鄧文治表示,關西大旱坑產業購自14世兩兄弟,1829年分家;迄1851年16世三兄弟再分家時,分家契約書已有此房屋的描述;1906年,鄧屋曾經大修。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