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影音)看見台灣精神 文總發表《匠人魂》手作記憶的黑糖

2024/06/20 14:54

中華文化總會拍攝《匠人魂》—「手作記憶的黑糖」。(文化總會提供)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台南甜」或許其來有自?中華文化總會最新1集影片《匠人魂》—「手作記憶的黑糖」,拍攝團隊前進台南關山南化水庫,記錄匠人之家張錫斌、張玥騰兩代製糖師,傳承古法熬製手工柴燒黑糖的故事,以及堅持對土地的愛與辛勤,體現台灣精神。

今(20)日在台南市美術館舉行發表會,黑糖農莊第2代張玥騰到場分享甘苦。原是體育健將的他,因心疼父母勞累,在25歲回到關山里幫忙。不僅跟著父親學習工序,同時負責品牌經營,平時悉心培植甘蔗,製糖期間更是常常凌晨3點上工一路忙到晚。

中華文化總會今日在南美館1館發表《匠人魂》—「手作記憶的黑糖」影集。(記者洪瑞琴攝)

張玥騰說,最辛苦的是不停地放木頭燒柴木,不斷自問「我的人生為什麼要重複做這種事」,曾有位上山客人離去時頻頻躹躬道謝「 做出這麼美好的東西給我們」,當下讓他體悟認真做1件事情,還是會有人感受到,「做對的事情就對了,其他都只是過程」。

文化總會副會長江春男表示,台灣這麼小,用什麼被世界看見?就是台灣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傳統、自己的職能,認真勤奮為這塊土地打拼到底「什麼都嘸驚」,匠人職魂最具代表,這也是文化總會致力推動的事。文化總會自2017年起拍攝《匠人魂》系列影片,至今累計製播49集,向世界傳遞台灣的匠人精神。

中華文化總會製作影片《匠人魂》—「手作記憶的黑糖」,紀錄台灣製糖師匠人精神。 (文化總會提供)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是匠人的故鄉,多位人間國寶都出自台南。南化區黑糖產業文化淵遠流長,自日治時期至今,不僅歷史文化價值,對於當地經濟發展更是功不可沒,公私協力共同保存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

關山里的風土滋養了兩代製糖師,以友善農法種蔗,以柴燒古法煉糖,是他們共同的堅持,也用黑糖串連起一家人的互相扶持的情感,打造在地的品牌。

台南是製糖重鎮,民生餐飲普遍用糖,「台南甜」或許其來有自。(文化總會提供)

中華文化總會表示,台灣曾是蔗糖王國,17世紀即外銷國際,清代時有8成以上糖廍位於台南,「台南甜」或許其來有自。日治時期非經政府許可民間不得設立糖廍,但關山里位處隱蔽的山區,居民因此地利之便,種蔗之餘也暗自以簡易器具製糖,滿足民生所需,故事主角張錫斌在關山村落長大,見證台灣糖業興衰。

相關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GACCTW/videos/408489248860018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